盡管消滅了大批魚眼人,可斬草不除根是兵家大忌,一旦給予敵人喘息的機會,用不了多長時間,皮骨人就會卷土重來。
為此,第七艦隊盡起全軍,發起了耗時數年之久的追擊戰。
雖然不知道皮骨艦隊主力去了哪裏,但遠距離精確定位觀察絕非暴風號的專利,隻要安裝了巡天鏡,就有能力在一定範圍內發現敵軍的動向。
於是大批戰艦趕往目標星係,以五十艘戰艦為一隊,每一艘戰艦都在不同距離,將敵人離開的時間段徹底覆蓋。
0.1光年到0.4光年。
五十艘戰艦同時觀察,比一艘戰艦的觀測準確太多,緊鄰的兩艘戰艦,一艘有發現一艘沒發現,那麼敵人離開的時間段就在兩艘戰艦之間,將五十艘戰艦集中到這一時間段繼續觀察,再次確定更精確的時間,平均觀察三到五次,就能找到敵軍離開時的影像,為下一步的追擊提供第一手資料。
沒人知道皮骨人懂不懂這種觀察方式,總之人類用這個辦法找到了敵人。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類戰艦全部追擊皮骨艦,五萬多艘戰艦兵分兩路,一路負責追擊敵軍,另一路負責清掃殘敵。
說的簡單點,就是艦隊開到哪裏,就把哪裏的宜居星清掃一遍,隻要發現魚眼人,就毫不猶豫地予以摧毀。
真正的宜居星都是宇宙的寵兒,直接摧毀簡直就是暴殄天物,可人類目前並沒有占據大量殖民星的實力,摧毀是最佳選擇。
而且宜居星坐擁優良的位置條件,就算被人類摧毀,也會在漫長的時光中慢慢恢複,等人類發展到這些星域的時候,估計這些殖民星已經恢複正常,重新擁有了宜居環境。
沒恢複也沒關係,有過去的底子在,人類分分鍾把它們重新改造成生態行星,而且是按人類標準,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樣子。
從這一點上來說,摧毀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結果。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和戰艦,人類完全可以把沿途所有星係的行星全部清查一遍,一顆也不放過,可實際上,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且不說人類有沒有那麼多戰艦,即使是有,魚眼艦隊也可以等在四六不靠的虛空之中,等人類艦隊梳理完行星走遠之後,再重新占領宜居星。
甚至一直不靠近行星,直到人類撤軍再說。
魚眼版遊擊戰,終極版本。
不得不說,遊擊戰確實是戰爭史上的萬金油,不管什麼條件,什麼環境總能找到遊擊戰生存的土壤。
而且人類的遊擊戰術早已出神入化,可碰上敵人使用遊擊戰術,一樣頭疼得不得了。
對付遊擊戰術的最佳手段,就是以遊對遊,派遣小分隊搜索對抗,將整個星域變成敵我反複爭奪的遊擊區。
好在魚眼人……也可能是皮骨人,他們對遊擊戰術不是很熟悉,更喜歡主力艦隊彼此攻防。
可惜,沒幹過人類艦隊。
在此期間,偵察艦隊依舊活躍於皮骨人後方,他們為主力提供了大量詳實的情報,為主力的行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