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海上的波濤伴著五月的風輕輕地吻著礁石,一個孤獨的人影坐在礁石上望著遠方。
這是東南沿海一個無名的小島,說它無名,是因為它太小,隻有方圓不足500平方米麵積,在祖國960萬平方公裏的版圖上顯得太過微不足道,以至於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地圖上還根本沒有這個小島嶼的名字。
而且它太遙遠,距離中國最南端的省份----南方省海岸線300海裏,距離南太平洋倒是一步之遙。
這樣一個小島,千百年來或許已經習慣了孤獨----當然也有可能它隻是剛剛才從海中冒出來的新生兒,誰知道呢?畢竟大自然是最神奇的,而人類太短暫的曆史還不足以掀開它太沉重的麵紗,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沉船事件,這個小島也許會無限期地繼續孤獨下去。
那是3年前的九月,一艘漁船出海捕魚,卻不料遇上了台風,在海上漂泊了12天之後,終於在這個小島上靠岸,在靠岸的一刹那,飽受蹂躪的漁船悄然解體,讓目瞪口呆的8個漁民又驚又愁的同時又懷疑是否冥冥中自有天意,又等了兩天才發現了一艘過路的貨輪,8個漁民在燒盡他們所穿的全部衣服後,產生的煙霧才讓遠處貨輪上的警惕性極高的大副發現,從而將幾個奄奄一息的光屁股、胡子拉麵的漁民救上來,從而也讓這個地圖上還沒有的小島從此走入了海事局的視線,這個警惕性極高的大副因為救出了8個漁民而得到了一項最大的殊榮-----給這個小島命名,這個大副在抽了3根煙後,將他家大兒子的名字來了個移花接木:勝輝。
勝輝島也許是老天覺得千百年來讓它不見天日做得太過份,於是就想方設法地進行彌補----在發現之後不足2年,又一次走入了人們的視線,這次是科學考察。
國家礦產局下屬的一家資源研究所奉命在全國範圍內進行資源勘探,在大西北鑽了半年的煤洞後,又在大沙漠喝了4個月的沙子,從小組組長到跟隨的實習記者人均成功減肥10公斤之後,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目前的石油、煤炭資源已經全方位正在開發,新發現薀藏特別豐富的資源這樣的奇跡沒有發生。
在小組的報告會上,看著沒精打采的小組成員,一個年輕的組員試探性地提出:“既然大陸上沒有我們需要的東西,我們能不能把目光投向海洋?”
一石激起千層浪,眾人思路紛紛轉向,大海最是變幻莫測,我們目前對它的了解還太少,雖然也有大量的海上石油、天然氣得到了有效利用,得到最大限度地開采,但海洋實在是太大,太難測,誰也不知道在那一望無涯的海麵下藏著什麼,更不知道那海底的泥沙下有些什麼礦產。而且千百年來的地殼運動告訴我們:海底礦產資源在緩慢地發生改變,今天在黃海發現天然氣,沒準幾百年後會移到東海來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