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對視半晌,PETER嘴角勾起,居然又笑了:“猴子的智商也會成長,真難得。”
梅雨翻了個白眼,擦,別把人當傻子好不,TVB的壓軸劇且不說,畢竟還是華語片;
韓國MBC電視台好歹是三大電視台之一,帶帶劇是每日播出的熱門劇,能輪上這個戲的通常是精心培育的台柱,也不知道捧紅了多少韓國的新銳藝人。
日本的大河劇,更是不要說了,簡直想都不要想,這是日本放送協會電視台每年一部的壓軸大戲,往往以日本曆史為主題,多是戰國時期的傳說和曆史,能夠在大河劇裏站穩腳跟的,無不是日本藝人中的資深演員。
在戰國的公主們這部大河劇中,選用年過四十的資深男演員扮演十幾歲的翩翩美少年,可見選角之嚴酷,重演技遠遠高於重色相。
梅雨狐疑地看了一眼PETER,少年依然如當初第一次相見時,臉上的自信簡直可以用自傲來形容,最初的小P孩的印象被這些年的事實無情的洗刷掉,似乎PETER臉上,就該是這副倨傲的模樣,天生高人一等!
梅雨耐心告竭,不打算再兜圈子下去,單刀直入地問道:“你到底有什麼計劃,說吧!”
PETER輕輕按了一個鍵,閃爍的地圖轉眼又發生了變化,從注明為香港的地塊彈出了一個框架,上麵四個大字,香港攻略。
恍然間,梅雨有一種在玩遊戲的趕腳,這是個明星養成遊戲,需要一個區域接一個區域的打通關,第一關卡就是香港,通關後會收獲名譽若幹,金錢若幹。
然後,PETER是外掛。
事實上當然不可能這麼簡單,猛然一個人去了人生地不熟的外鄉拍戲,融入劇組就很艱難了,語言更是一個難關。
她凝神看去,PETER列的很詳盡,首先,是TVB現狀分析。
TVB全名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從名稱可以輕易的看出來,這是一個以製作各種劇集為主的電視台,包括社科新聞,專題訪問,以及作為主打的電視劇集。
TVB的電視劇集向來以高產聞名於世,每年大概有1.7萬時長的電視劇集問世,按照每集四十分鍾計算,總共約有420多集,再按照一部中等長度的電視劇隻需要20集計算,足足有二十部連續劇。
換句話說,平均每個月,都要拍攝一部半的電視劇,足可見TVB拍攝電視劇的高效率了。
而最讓人嘖嘖稱奇的,則是TVB在如此高產的前提下,尚能保證一貫的優秀質量。
武俠類,拍出了金庸的部部經典之作;探案類有諸如法政奇兵係列,講述豪門恩怨的天地男兒,以及紅遍半邊天的宮鬥劇三宮六院。
說穿了,並沒有什麼奇怪之處,看多了TVB的劇集,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TVB的演員,翻來覆去都是那些熟麵孔,隻是這一部裏還演著白領麗人的演員,到了下一部,可能化身成了惡毒後母。
每部戲都是由這些演員承演,每天都在演戲,天長日久,自然培養出了一批老戲骨,毫不誇張地說,TVB的演員,隨便找出一個,都有著問鼎影帝影後的實力。
而這些演員中,大部分都是由TVB公司挖掘培養,和榮光經紀公司開設的實習生培訓類似,藝人從演藝班畢業後,通過跑龍套開始,逐漸過度到重要角色,最終成長為台柱。
同樣的,和榮光經紀公司的青銅,白銀以及黃金合約相似,TVB的藝人簽約分為三種模式,經紀人合約,代理人合約以及部頭合約。
其中經紀人合約相當於榮光的青銅合約,藝人的生活,全部由經紀人統籌安排,除了節目酬金外,還會提供固定月薪,這些藝人又被稱為親兒子。
代理人合約同樣和白銀合約相似,和經紀人合約相比,隻是沒有固定的月薪,而TVB也會為藝人爭取各種演出機會。
至於最後一種部頭約,隻需要藝人每年為TVB電視台拍攝一定數量的劇集,其他時間,可以自由發展。
事實上,經紀人合約相當於鐵飯碗,很多剛出道的新人基本是這種合約,而部頭合約,則多是已經走紅的演員,一方麵,TVB開出的薪水已經滿足不了她們的需求,另外一方麵,又有東主之誼在內。
在公眾的印象中,明星大都光鮮亮麗,過著香車美人的奢華生活,也許這個準則在大部分地區通用,在電視劇批量化的TVB卻完全成了另一種模式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