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 / 3)

沒有辦法!金俊武隻好打發金強去報告大隊副書記金俊山,看大隊領導怎麼辦呀。在金俊武看來,這裏的家無論怎樣都已經完蛋了,能勸說母親起身也就算了。但老母親寧死不屈,他也沒辦法。讓大隊領導去做工作吧!給他們出個難題也好!反正這是個快八十歲的老人,他們總不敢動武吧?如果他母親有個三長兩短,那也叫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金俊山聽說這事後,想來想去自己也沒辦法——連兒子們都勸說不下這位老祖宗,他是兩旁世人,怎麼可能做通工作呢?

他隻好又去找田福堂,看他怎辦呀。

田福堂已經把夏末那一場動亂早已拋在了腦後。他現在正情緒高漲地準備創造驚世駭俗、震動四方的業績。

他聽俊山江報了俊武家的情況後,心裏倒有點著急起來——他沒想到事當臨頭卻又橫生出這麼一個障礙!

這件事的確令人頭疼。俊武他媽已年近八十,又是當年前後村莊有名望的金先生的遺孀,除過勸說和開導老太太挪窩,其它辦法顯然都不是辦法。可眼看一切方麵都準備好了,僅僅因為這麼一個老人就把一河活水堵塞,怎麼行呢?

他一時也沒有個好主意,就讓金俊山先去做點工作,說讓他自己想一想再說;他告訴金俊山,他一會就過金家灣來。

金俊山走後,福堂本來想把玉亭叫來商量一下。但他又很快想到,玉亭因為和彩娥的事件,談起這家人如同談起老虎一樣驚慌,恐怕給他出不了主意。於是他隻好一個人在家裏仔細盤算怎樣處理這件事。

許多辦法都想過了,田福堂覺得都不合適。隻有一點是明確的:不能硬來。

好辦法急忙想不出來,可時間又不能再拖了。按計劃,明天放置炸藥,後天就準備炸山;因此,這家人無論如何今天要騰開這塊“風水寶地”。

盡管沒想出什麼周全辦法,他也得動身去金家灣那裏。既然要去,田福堂就似乎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去做。既使沒什麼把握說通老太太,他也得去試一試——不行了再說!

當田福堂走進金俊文家裏後,情況依然如故。俊文父子和俊武現在都到新居忙去了,隻留下兩個兒媳婦守在哭啼的婆婆身邊。金俊山已經不在這裏——顯然他的說服工作以失敗而告終了。

田福堂剛進了窯洞,金老太太就惱怒地用瘦手抓起了炕上的拐杖,準備驅趕新來的說客。兩個兒媳婦慌忙上前勸拒婆婆。不料,田福堂卻撥開桂蘭和俊武媳婦,不慌不忙上了土炕,湊到了金老太太的身邊。他雙膝一下跪倒在炕上,說:“幹媽,你就打我吧!我知道你老人家心裏有氣。你就痛痛快快打我幾下,也許心裏的氣就能消一消。幹媽!我知道你老人家的難過哩……。”

金老太太舉起的拐杖停在了半空中。

給人下跪,這是對人至高無上的尊敬。老太太是知書達理的金先生的夫人,農村的禮教家規她比誰都看重。她雖然年近八十,腦瓜並不糊塗。她鬧著不搬家,也並不是專意耍賴,而的確因痛苦使她已經不能自己——一個深明大義的人設身處地想一想,老太太為此大動感情也是人之常情。但一當有人為消她心頭之怒之憤之怨之痛之時,給她雙膝跪在麵前,老太太就立刻明白她再不能以粗俗的鄉婦之舉,來對待別人對她所致的最高形式的敬意了!

老太太把拐杖無力地撇在一邊,顫動著沒牙而幹癟的嘴巴,扭過頭沉默了下來。

雙膝跪倒的田福堂仍然跪著。他現在立刻又接上剛才的話碴,語調誠懇地說:“幹媽!我知道你老人家不願離開這地方。這地方是我幹大當年用血汗修建起來的;對你老人家來說,就是搬到天堂裏也不如住在這老地方好。可是,你老人家也知道,這地方要建個大壩,沒辦法為你老人家保存住這院子了。

“你老人家知道,隊裏打這壩,是為全雙水村的人民謀福哩。記得我幹大在世的時候,就常教育我們這些後人,要為眾鄉親謀福。幹大一生一世,為鄉鄰村舍謀了多少福啊!東拉河一道川裏上了年紀的人,至今提起金先生,哪個不說先生的好話?記得小時候我們窮人家娃娃上不起學堂,金先生就一分錢不收,義務辦冬學,教我們念書識字;現在想起來都感動的叫人眼熱哩……“現在,我們在哭咽河炸山打壩,正是象金先生當年教育我們的,為眾鄉親謀福哩!你老人家因為氣在心頭,動了悲傷,後人們完全能體諒來你老人家的心情兒。我知道哩!你老人家知書達理,雙水村頭一個開通老人!一旦你老人家消了氣,就會顧全大世事,為全村人的幸福而著想……幹媽!我作為一村之主,因為大家的事而惹你老人家傷心,實在是不孝不敬!現在我跪在你麵前,向你老人家道歉道安……”

桂蘭和俊武媳婦看見一把年紀的書記屈尊跪在婆婆麵前,有點不好意思,都勸說田福堂不必這樣。精明人金俊武的媳婦也很精明,趕快給書記倒了一杯開水。

金老太太也漸漸恢複了一些正常。她讓田福堂不要這樣了;說他的話都在理上;她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沒到麻糜不分的程度。

田福堂在一番出色的演說之後,也有點疲倦感。他於是就順勢下了炕,喝了幾口俊武媳婦遞上的開水,就準備走了。臨走之前,他又關懷地對金家的兩個媳婦大聲安頓,讓她們不要逼迫金老太太;幹媽什麼時候想通了,再讓老人家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