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曙光(3)(1 / 2)

可是問題在於,這些所謂的暗語,唯一的標準答案隻掌握在嘉靖自己的手裏,如果你搞不明白,沒有會意,他雖不會責怪你,心裏卻知道你不夠聰明,不可重用。

他相信,隻有采用這樣的方式,才能有效地控製住所有的人。

可是他錯了,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並非隻有他而已,嚴世蕃也應該算一個,而他的那種特別能力,正是破譯暗語。

嘉靖三十四年(1555),張經被免職之後,趙文華想讓剛當巡撫的胡宗憲頂替總督的位置,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人事任命,所以奏折送上去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任何回音。

突然有一天,嚴嵩收到了一張嘉靖寫給他的紙條,上麵隻寫了六個字:

憲似速,宜如何。

嚴嵩略一琢磨,便了解了其中的含義,憲自然是指胡宗憲,這句話的意思是胡宗憲似乎升得太快,你認為應該怎麼樣。

於是他準備再為胡宗憲說幾句話,建議破格提拔幹部,並寫好了奏疏,就在他準備送上去之前,嚴世蕃湊了過來,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然後他大笑了起來。

“你錯了,”嚴世蕃得意地說道,“皇上的意思並非如此。”

他告訴自己的父親,那個宜如何的宜字,並不是應該的意思,而是指楊宜。

楊宜,時任南京戶部右侍郎,從政經驗豐富,對於嘉靖而言,他比愣頭青胡宗憲要可靠得多。所以皇帝的真正意思是,胡宗憲升得太快,你認為楊宜如何。

這雖然是一句問話,但嚴嵩很明白,它代表的並不是疑問,而是一種態度,所以他立即上書,推薦楊宜接任總督。

這隻是嘉靖同誌諸多謎語中的一個,由於他自幼苦讀,十分博學,在紙條上經常使用典故和生僻字,所以隻有與他同樣學識淵博且聰明絕頂的人,才能解開這些暗語。

毫無疑問,嚴世蕃符合這個近乎苛刻的條件。

於是在之後的日子裏,嚴嵩始終能夠在第一時間迎合皇帝的意圖,並逐漸成為嘉靖不可或缺的人。

對於這一獨特專長,嚴世蕃十分自負,他和嘉靖同誌一樣,認為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他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事實上,他並不是暗語的唯一破解者,在這個世界上,至少還有一個人也具有相同的能力,很不幸的是,這個人正是徐階。

徐階也曾經遇到相同的境況,在屬於他的那張紙條上,寫著這樣幾個字:卿齒與德,何如?

當看到這六個字的時候,徐階嚇得魂都沒了,句中所謂齒,是指年齡,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你的德行與年齡是匹配的嗎?

用另一個角度講,它也可以這樣翻譯:你這把年紀,怎麼是這樣的德行?

一般說來,如果不是要收拾人,絕不會說這樣的話。但在短暫的恐慌之後,徐階鎮定了下來,他再次仔細分析了這六個字,並憑借他的智慧找到了正確的答案:所謂德,不是德行,而是指歐陽德。

歐陽德,時任禮部尚書,所以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你和歐陽德,誰的年紀更大?

就這樣,徐階成為了第二個破譯者,並就此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這一切,嚴世蕃並不知道。

但處於暗處的徐階卻也無計可施,問題很明顯,要解決嚴嵩,必須除掉嚴世蕃,可是嚴世蕃實在太過聰明,毫無漏洞可鑽。

既不能進,也不能退,這場智力競賽再次陷入了僵局,然而就在他百無聊賴,苦苦等待之時,一個偶然事件的發生,卻徹底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嘉靖四十年(1561)十一月,由於消防工作不到位,宮裏失火,說來也是湊巧,哪裏不好燒,偏偏就燒了西苑的永壽宮——皇帝大人的寢宮。

這下嘉靖同誌無家可歸了,隻好搬到玉熙宮暫住,如此長久下去也不是個事,於是他找來了嚴嵩,詢問有關重建的事情。

不知道嚴嵩同誌那天是不是吃錯了藥,自己有好幾套房子,就不管領導的死活了,隨口說了這樣一句話:

“三大殿剛剛修完,餘料不足,陛下可以暫時移居南宮。”

這就是找死了,你哪怕建議他住工棚,也比讓他去南宮好。所謂南宮,就是當年明英宗朱祁鎮住過的地方,他被自己的弟弟關押在那裏,度過了一段十分難忘的時光。

對這段曆史,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嚴大人為了湊合,竟然建議嘉靖去住那所獨特的牢房,實在不知他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