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02章 炸臭豆腐(1 / 2)

有娘的孩子像個寶,沒有娘的孩子像根草,其餘幾個庶子庶女都不待見盧瑟,呼之則來揮之則去,都以欺負他為榮。

長姐盧琳早就婚配,好在有王大娘子和嫡長子盧琴看護著,跌跌撞撞的到了今天。

盧琴是遠近聞名的神童,12歲就中了秀才,這在整個泉州府也是獨一份的,如今在縣學讀書。

泉州王家雖說是書香門第,但因為大娘子是王家嫡女,陪嫁裏就有一間縣學對麵的門麵。

從盧瑟被允許下床後,就拉著大哥哥盧琴躲在門店裏,盧琴一頭霧水的看著幾擔子白花花的豆腐。

“七弟,你讓我買那麼多豆腐要幹什麼?吃的話,加上那些小廝也就7、8個人,這裏可是有十幾擔豆腐呢!”盧琴看著鋪滿地板的豆腐發愣,“再說這生吃也不好吃啊!”

“小六子,茱萸買了沒?”盧瑟抬頭看向一個小廝,這幾天這些小廝的模樣和名字終於和記憶對上了。

“七少爺,都在這裏了,這東西可不好吃,酸不拉幾的。”小六子將一籃子的紅色果子遞了過去。

“一事不煩二主,你拿到那邊去搗碎。”盧瑟指揮道,“張三郎你把那些薑銷了皮切成薑末,李四郎我讓你買的芥末給我直接搗碎加點水弄成糊糊,然後把那些蜂蜜拌進去,這個很重要,一點點加進去,算了算了,蜂蜜我自己來加!”

幾個小廝都驚訝七少爺的記憶力,隻是見過一次就能準確的叫出所有人的名字。

盧琴也很吃驚,這個七弟好像摔了一跤把腦袋摔聰明了,以前自己一沒留意就會被那幾個兄弟欺負弄得灰頭土臉的。

“大哥哥,還記得上次製作的臭鹵水嗎?今天可以起出來了。”那是盧瑟憑著前世的記憶用很常見的材料製作的臭鹵水。

用到處可見的莧菜根和菌菇的基底,也就是菌類的根部,其實富含很豐富的養分,將這些基底和那些莧菜根放在一起發酵,海邊小魚幹和蝦皮很常見,撒一把在一起,接著放一包茶包和洗米水一起攪拌,放在甕中,甕口用水封住,不需要用到泥封。

一般兩到三周就能逼出濃鬱的鹵水,隻要經過過濾就可以獲得臭鹵水。

兩名小廝在盧琴的指揮下,起開水封,一股濃鬱到惡心的臭味撲鼻而來,店麵前後窗戶都開著,路過的行人躲得遠遠地,嘴裏還不住的謾罵,“誰那麼沒有公德心,到處大小便。”

幾個正在忙碌的小廝本能的用毛巾捂住口鼻,就連盧琴也用袖子遮住,實在是不明白七弟為什麼費那麼大功夫弄這個東西出來。

“看你們這些嬌氣的樣子,小六子,算了,我自己來,都給你們浪費了!”看著灑在地上的臭鹵水,盧瑟無比心痛。

那麼大的甕盧瑟現在這個小身板自然搬不動的,隻能用勺子(那種勺油和酒的長柄勺),一勺一勺的倒進那些特質的陶器裏,陶器裏都已經分裝好了切成小塊的板豆腐。

將鹵汁蓋過板豆腐後,放在一旁陰涼處靜置,一共準備了十幾個陶器盆子,就好像蒸籠一般疊在一起,最上層用秸稈鋪滿。

臭鹵水也不是一次成功的,因為發酵的時間很長,好幾次都失敗了,好在每個家族都有製作冰塊的地窖。

小六子將搗碎的茱萸遞過來,盧瑟拿在手裏,用小拇指沾了一點含在嘴裏,一股酸澀的味道充滿口腔。

茱萸,又稱為越椒,艾子,茱萸是一種落葉小喬木,開小黃花,果實橢圓形,紅色,味酸,可入藥。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藥用,味酸澀,性微溫,為收斂性強壯藥,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

這種茱萸也是盧琴好不容易從那些阿拉伯和大食海商的手裏購買來的,好在搗碎前把種子收集了起來,如果可以種植出來下次就不需要花大價錢購買這些香料了。

至於李四郎遞過來的黃黃的醬就是黃芥末了,也稱為芥辣,是宋朝餐桌上辛辣味道的來源之一,盧瑟有自製芥末醬的配方,配以蜂蜜,就是後世比較常用的蜂蜜芥末醬了。一邊試著味道一邊混入稀釋的蜂蜜,直到計算出基本比例位置,這些數據自然有專人記錄在案。

宋朝的時候,辣椒還沒有傳入,宋朝人所謂的辛辣味,實際上是胡椒、薑、茱萸和芥末等。

胡椒的價格雖然隨著宋朝的海船回歸降低不少,但依舊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隨意消費的起的。

盧瑟配製的特色蘸醬除了鹵汁外,就屬蜂蜜芥末醬和茱萸醬,當然還會準備一點韭菜末和薑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