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農村女孩劉雲玲16歲了,像花朵一樣含苞欲放。她高高的個子,微胖,梳著兩條又黑又亮的辮子。她的眼睛明亮清澈,如山間的小溪。不管她是微笑還是流淚,那小溪裏都映著藍藍的天,白白的雲。
今天是星期六,臨泉中學照例下午隻上一節課,然後便放學了。臨泉中學是臨泉鄉唯一的一所重點初中。它的生源來自全鄉的各個村落,最遠的學生家離學校有二十裏之遙,所以,學校裏的學生大多數都是住校生,一星期隻能回家一次。
學校食堂非常簡陋。食堂每天隻供應兩樣飯,一樣是白饅頭和攪了麵的大米湯,另一樣是白饅頭和攪了麵的湯麵條。兩樣飯不是同時供應,一頓一樣,基本上是交替進行。食堂從不買菜,當然就不炒菜了,湯麵條既沒蔥花,也沒薑末,更別提小磨油了。做飯的師傅哪天高興了,會向麵條鍋裏多扔把青鹽,惹得好多同學一邊喝著湯麵條,一邊誇今天的麵條好吃、有味。
上課鈴響的時候,教數學的張老師便準時走進了初三一班的教室。他徑直走上講台,把懷裏的那一摞卷子放在了桌子上,看也不看大家一眼,便說道:“我公布一下昨天的考試成績,請念到名字的同學上來把卷子領回去,認真改錯,然後……”然後,劉雲玲聽到老師在念自己的名字,同時也聽到了自己的分數,30分,她站起身向講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