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淚水盈眶,大步走到院中向黑沉沉的夜空深深一躬,“上蒼有知,若秦不當滅,嬴渠梁當永不負天。”刹那之間,景監恍然大悟,激動得衝到庭院中雙手向天揮舞,“上天啊,好雨!秦國有救了!”
君臣三人同聲大笑,一任綿綿細雨將他們淋個透濕。
這場早到的老霖雨當真抵得上千軍萬馬。它既遲緩了六國進兵的時日,又給了秦國五萬鐵騎一個秘密運動的絕佳機會。大雨連綿的日子,任何一國的騎兵和步卒都不會做長途跋涉,更別說笨重的戰車。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在於,糧草輜重的跟進是根本無法解決的。所以,雨季不用兵幾乎是整個古典戰爭時代的鐵則。然而秦國麵臨生死存亡的兩麵夾擊,這場連綿霖雨卻成了最好的掩護。老秦人是從西周末年和春秋時代的戎狄海洋中殺出來的部族,其勇猛剽悍與頑強的苦磨硬鬥是天下所有部族都為之遜色的。那時侯,汪洋大海般的蠻夷部族從四麵八方包圍蠶食中原文明,若非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中原文明將被野蠻暴力整個吞沒。正是如此,孔子才感慨的說,假如沒有齊桓公,中原人都將成為袒著胳膊的蠻夷之人!其時戎狄部族和東方蠻夷氣勢正旺,他們剽悍的騎兵使中原戰車望而生畏。雖然是依靠一百多個諸侯國同心結盟最終戰勝,卻也使中原諸侯大大的傷了元氣。但就在那血雨腥風的數百年間,秦部族卻獨處西陲浴血拚殺,非但在涇渭上遊殺出了一大塊根基,而且在戎狄騎兵攻陷鎬京時奮勇勤王,以騎兵對騎兵,殺得東進戎狄狼狽西逃,從而成為以赫赫武功立於東周的大諸侯國。老秦人犧牲了萬千生命,吃盡了中原人聞所未聞的苦頭,也積澱了百折不撓傲視苦難的部族品格。秦孝公和他的臣子們都知道,雨天行軍對於山東六國是不可思議的,但對於老秦人卻是尋常得緊。而且目標就在本土之內,根本不用攜帶糧草輜重,沿途城池便可就近取食。以秦軍的耐力,旬日之間便可抵達隴西大山。如果戰事順利,秦軍班師之後便可全力防範東部,由兩麵受敵變為一麵防禦。
這就是一場老霖雨將要造成的戰事格局。
左庶長嬴虔冒雨匆匆走了。他要立即調兵遣將,當夜便要派櫟陽城的騎兵以千人隊為單位陸續上路。斥候要出動,糧草使者要出動,兵器馬具要檢查,行軍的秘密路線要確定,集結地點要預先警戒等等等等,事情是太多了。更重要的是,嬴虔第一次以左庶長之身擔任全軍統帥,身邊沒有久經錘煉的一班軍務司馬,事無巨細幾乎都要他一個人獨立決斷了。
“君上,能否給左庶長派出一個副將?”景監輕聲道。
秦孝公重重的歎息一聲:“有當然是好,可人在何處呢?你倒是堪當此任,可又派誰做秘密特使呢?子岸也可,可這櫟陽城守將又派誰呢?你不見政事堂一班大臣,青黃不接,文武不濟,有幾個堪當大任的人哪?無法之法,隻好勉力支撐了。好在五萬騎士久經戰陣,統軍大將或可順當一些。”
景監一陣沉默,拱手道:“君上,我也去準備了。若無意外,我當後日出發。景監告辭。”
秦孝公微微一笑:“景監嗬,你這不能露麵的秘使可是個用心思的活兒,我倒想派個幫手給你,如何?”
“景監謝過君上,但不知何人為副使?”景監很是興奮。
“別忙,不是副使,是個幫手。人嘛,我還得想想。”年輕的君主露出罕見的神秘笑容。
景監也不由自主的一笑,卻也不好再問,便告辭而去。
第三章 國恥昭昭國恥碑血淚斑斑(1)
天地蒼茫,細雨霏霏,清晨的櫟陽城竟是秋天般的冰涼。
櫟陽城內有一條狹窄的無名小街。這裏住著一個有名的老秦人,他便是做了四十年石工的白駝。老人清早起來,抬頭望望黑沉沉厚騰騰的烏雲,低頭看看小院中還沒有泛出光亮的夯土地,虔誠的跪在石板屋的淺簷下向天禱告:“上天有好生之德,好好的下吧,一個春上都沒有雨了。甚時這院子泛亮了,上天再晴吧。”這時,老人聽見了“啪,啪,啪”的拍門聲,不輕不重,很有節奏。老人小心翼翼的向門口走來,極力不讓自己滑倒。老秦人的民諺,男跌晴,女跌陰。男人雨中跌倒了,天就要放晴,如何得了?待老人小心翼翼的一步步走到門口,拉開石門,卻驚訝的站在那裏怔怔的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