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鞅知道,秦人將吃叫做“咥”。這是極古的一個字,本來發源於周部族。《周易》的《履卦》就有“履虎尾,不咥人,亨。”的卦辭。《詩經。衛風》也有“咥其笑矣。”的歌詞。老秦部族與周部族同源,又繼承了周部族的西土根基,周部族特殊的語言自然也就在秦人中保留了下來。周部族東遷洛陽後,悠悠數百年,大受中原風習的滲透影響,反倒是丟失了許多古老的語言風習。這個“咥”字,便成了秦人獨有的方言!被東方士子譏笑為“蠻實土話”。衛鞅卻覺得這個“咥”字比吃字更有勁力,口至食物便是“咥”,多直接!“吃”字呢,繞一大圈,要乞求才能到口,多憋氣?所以他到秦國後,很快便學會了這個“咥”字,一坐到案前,拿起筷子說一聲“咥!”便立即開吃。幾次惹得侯嬴哈哈大笑。

此刻,衛鞅也笑著拱手道:“多謝。咥!”便在歡笑聲中和村人們一起啃起了烤羊肉。衛鞅撕下一半羊腿,遞給身旁的村正女兒道:“給你吧,我咥不了的。”女兒粲然一笑,便拿過來放在手邊。

瘸子尖聲喊道:“來,山唱一支——!”

便有山民吹起嗚嗚咽咽的陶塤,村民們一齊用木筷敲打著陶碗唱了起來:七月流火 過我山陵女兒耕織 男兒作兵有功無賞 有田無耕有荒無救 有年無成悠悠上天 忘我蒼生

陶塤嗚咽,粗重悠揚的歌聲飄蕩在夏夜的山風裏,飄得很遠,很遠。

回到老村正家裏,看天上月亮,已經是三更將盡了。老村正隻有一間兩開間的磚泥屋,顯然無處留客。衛鞅對風餐露宿有過錘煉,堅持要睡在院子裏。可老村正夫婦無論如何不答應,說山風要受涼,硬是要他睡在靠近窗戶的牆下。這個位置和老村正夫婦一家僅僅隔了一道半尺高的土坎兒,老村正說,那裏是專門留宿貴客的,冬暖夏涼哩。衛鞅雖說不怕清苦,也抱定了隨遇而安的主意,但對這男女老少同屋而眠,的確是難以接受。然這些山民樸實憨厚,絲毫不以客人見外,如果拒絕,那是大不敬的。想來想去找不到托詞,衛鞅隻好在窗下和衣而臥,連日奔波疲勞,竟也呼呼睡去了。

酣夢之中,老秦人們在呼嘯衝殺,驟然間屍橫遍野,傷兵們淒慘哭嚎,躺在山村荒野中無人過問,一頭怪獸不斷的吞噬傷兵,一個美極的女子長衣飄飄,將怪獸一劍殺死,卻是白雪!她緊緊抱住自己,解開了自己的衣服,雙手在他身上輕輕的撫摩,她真大膽,竟然……衛鞅在奇異的感受中霍然坐起,揉揉眼睛,定神一看,隻見村正女兒赤身**的趴在自己腿上蠕動著,豐滿的**在暗夜中發出幽幽的白光。衛鞅驚出了一身冷汗,雙手推開光滑的**,低聲道:“小妹妹,不能,不能這樣。”山村少女撲哧一笑,“怕甚?爹讓陪你的,你不要我,我沒臉見人哩。”衛鞅想了想道:“我想小解,跟我到外邊院子裏可好?”少女笑道:“想尿哩,走。”說著光身子披了件衣服,拉起衛鞅到了院中。

殘月西沉,院中一片朦朧月色。衛鞅笑道:“小妹妹,來片席子陪我說會兒話,好麼?”少女高興道:“好哩,想咋就咋。”便拉來一片破席,讓衛鞅坐下,自己便偎在他旁邊。衛鞅脫下長衫親切的說:“小妹妹,穿上這件衣服再說話,冷哩。”少女笑笑,穿上長衫包住了自己,又趴在衛鞅腿上。衛鞅笑道:“小妹妹,多大了?”

“十三。客多大?”

衛鞅笑道:“老哩,三十六了。有婆家麼?”

“沒。村裏沒有後生,隻有老半截人。《免費txt下載》”

“小妹妹,陪過別的客人麼?”

“沒。娘說,我還沒破身哩。”

衛鞅長長的歎息一聲,“小妹妹,想找個好後生麼?”

“想。”少女明亮的眼睛湧出了淚水。

衛鞅含淚笑道:“小妹妹,叫我一聲大哥,大哥幫你。”

“大,哥——”少女抱住了衛鞅,卻是一聲哽咽。

衛鞅不斷找各種話題,終於和這個十三歲的山村少女說到了天亮。

清晨,老村正夫婦高興的給衛鞅做了最好吃的野菜疙瘩,連連說碎女子沒有陪好客。衛鞅百感交集,吃完野菜疙瘩,站起來肅然拱手道:“老伯,我乃四海遊學的士子,要錢沒用,我想給你留下九百鐵錢,再蓋間房子吧。請老伯萬勿推托。”說著便拿出錢袋捧到老村正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