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諺雲,“一將不良,窩死千軍!”而今遇上了如此一個不知打仗為何物的“名將”,還要事事聽命於他,看樣子,他是絕不會允許部屬頂撞的……該如何與這樣一個統帥相處呢?老龍賈可真是束手無策了。
能怎麼樣呢?也隻有,但求問心無愧了。
秋風掠過原野,雪白的長須拂過臉頰,老龍賈不禁打了個激靈,一股老淚奪眶而出。
三 衛鞅出奇兵 老龍賈酣戰身死
洛水東岸的高山頂上,衛鞅和車英、景監正在凝神東望。
遙遙可見大河之水劈開崇山峻嶺,從林胡雲中的白雲深處澎湃而來,在鬱鬱蔥蔥的廣袤高原上一瀉千裏向南流去。那滾滾滔滔的大河水,帶著敕勒川大草原的清新,帶著陰山大森林的青綠,在萬裏無雲的碧藍天空下,就象一條閃亮透明的緞帶,溫柔的纏繞著雄峻粗獷的千山萬壑,竟是壯麗異常。
“大良造,那就是河東的離石要塞。”車英遙遙指向大河對麵。
正是秋高氣爽,遠眺之下,依稀可見大河東岸山頭上的紅色旗幟和灰色城堡。衛鞅知道,那就是魏國河西大軍依托的本土根據地——離石要塞。大河在這裏被兩山夾峙,河麵狹窄,水流又深又急,河麵上一座大石橋直通河西,是上下千裏唯一的一座大河石橋。從位置說,離石要塞東北不到二百裏,便是趙國重鎮晉陽 ;東南二百多裏,便是魏國北部重鎮平陽 ,離石要塞恰恰在趙秦魏三國交合地帶,自然成為魏國北部的屏障與根基。離石要塞雖然隻是一個很小的城堡,但卻是卡在大河上遊的一道門戶!離石在手,既可以東麵威脅趙國、中山國,又可以西麵渡河,威脅秦國。魏文侯後期,吳起正是以平陽為第一跳板,以離石要塞為第二跳板,渡過大河,與秦國在河西大戰三年,盡奪河西千裏土地的。
“離石要塞,懸在秦國頭上的一把利劍。”景監說。
“奪過離石要塞,將這把利劍架在魏國脖子上!”車英接道。
衛鞅沒有說話,默默的將目光轉向大河西岸的魏軍營寨,心中不禁讚歎龍賈的老辣。龍賈的河西大軍自然不會駐紮在離石要塞,那裏隻是他的後援基地。所謂河西大軍,分別駐紮在大河西岸的三個山頭。這三個山頭,東距大河五六十裏,西距洛水也是五六十裏,在兩河的中間地帶形成一個天然的“品”字形,互為犄角之勢。中央山頭上一麵大纛旗迎風招展,顯然便是龍賈的中軍大營。北麵前出的山頭上,隱隱有戰馬嘶鳴,應當是龍賈的騎兵右軍。南麵前出的山頭營寨前,隱隱可見鹿角壕溝,顯然是龍賈的步兵左軍。三座山頭各自相隔二三裏,中間各是一片開闊的穀地。四麵山原地勢都很低緩,魏軍營寨完全是居高臨下,既可迅速展開,又可快速回攏。無論怎麼看,都是一片易守難攻的營地。
“你們說,龍賈的糧草輜重藏在何處?”衛鞅沒有回頭。
車英:“當在大河西岸的那片山溝裏。大良造請看,那條路伸到山下就沒了。”
“我看也是。那座山過河就是離石要塞,兩邊均可救急。”景監讚同。
衛鞅微微點頭,回頭吩咐,“車英,立即命行軍司馬,尋找幾個當地老秦人,請到中軍。走,我等回帳。”
回到中軍大帳,衛士立即給衛鞅拿來秦軍的傳統戰飯,一塊很鹹很辣的幹牛肉,一塊又硬又酥的幹烙餅,一大碗野菜湯。幾百年來,深受遊牧部族騎兵影響的秦軍,曆來的糧草輜重都比別**隊簡單。非但每人攜帶五斤幹肉、五斤幹餅算做三天軍糧,而且輜重隊伍也不運穀麥生糧,騾馬大隊馱運的全部是幹餅、幹肉和馬料。大軍歇息,從來不用埋鍋造飯,但有飲水便成。如果是兼程疾進,士兵們就邊走邊吃。所以,秦軍的輜重後軍從來沒有牛車挑夫,非常精悍且行動迅速,幾乎從來都是與大軍同步前進。主力大軍中也沒有專門的炊兵,全部是作戰兵士。隻有在紮營休戰的時間裏,秦軍士兵門才采來野菜,埋鍋煮湯。衛鞅很喜歡這種簡單生活,真正是與士兵們一模一樣,竟覺得比官署宮廷還酣暢了許多。
衛鞅剛剛用過戰飯,車英就帶來了三位老人。
車英一說這是大良造,老人們就一齊拜倒,唏噓流淚的哭訴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