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有頃,孟子肅然拱手:“魏王求賢,孟軻欽佩之至。然則,孟軻多年來埋首書卷,與天下名士交遊甚少,急切間尚無治國大才舉薦,慚愧之至。”
“既然如此,日後但有賢才,薦於本王便是。”魏惠王極有氣度地笑著。
殿中突然一人站起:“啟奏我王,臣有一大賢舉薦。”
“噢?”魏惠王一看,竟是敖倉令先轢!他素來不喜歡小臣子搶班奏事,先轢雖是名將之後,畢竟隻是個司土府低爵臣工,哪來大賢可薦?但方才公然向孟子求賢,此刻也不好充耳不聞,於是矜持地拉長了聲調:“諺雲: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敖倉令職司細務,也有大賢之交?卻是何人啊?”
“啟奏我王,”先轢走出一步拱手高聲道:“臣雖職司低微,然因先祖之故,與名士賢才尚有交往。臣所舉薦之人,乃齊國稷下名士惠施!此人正遊學大梁,機不可失。”
“惠施?何許人也?噢——,想起來了,他不是在安邑做過幾天上大夫麼?才情如何?”魏惠王恍然轉向孟子:“若是名士,孟夫子定然知曉也。”
孟子見魏國官場竟有人薦舉惠施,自然明白是惠施想重回魏國下力斡旋所致,心下便對這種有失名士身份的做法大不以為然。但孟子在公開場合卻也不能計較這些,惠施畢竟還不算徒有虛名之輩,便微笑答道:“惠施乃宋國人,久在稷下學宮致力於名家之學,持‘合同異’之論,確是天下名士也。”
魏惠王素知孟子孤傲,他說是名士,那一定是大名士無疑,便欣然笑道:“好啊!我大魏國正是用人之際。先轢,明日即帶惠施隨同行獵,本王自有道理。”
“謹遵王命!”先轢興奮了,應答得格外響亮。
正在此時,總管老內侍匆匆進殿,“稟報我王,名士張儀求見。”
“又是名士?”魏惠王不耐地皺起了眉頭巡視大殿:“張儀何許人也?誰知道?”
丞相公子卬等幾位重臣齊聲回道:“臣等不知。”末座中的先轢與左右對視會意,也齊聲答道:“臣等不知。”
“舉朝不知,談何名士?賞他五十金罷了,本王要就教孟夫子,不見。”
第二章 山東雄傑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3)
“魏王且慢。”孟子擺擺手,臉上露出一絲莫測高深的笑意:“這個張儀,雖則未嚐揚名於天下,然則孟軻卻略有所聞。《免費txt下載》他與蘇秦同出一隱士門下,自詡縱橫策士。魏王不妨一見,或能增長些許見識。”
“好吧。孟夫子既有此說,見見無妨。”魏惠王大度地揮揮手:“讓他進來。”
片刻之間,一個年輕士子悠然進殿,舉座目光立即被吸引了過去——一領黑色大袖夾袍,長發鬆散地披在肩上,頭上雖然沒有高冠,高大的身材卻隱隱透出一種偉岸的氣度;步履瀟灑,神態從容,在貴胄滿座的大殿中非但絲毫不顯寒酸,反有一股逼人的清冽孤傲之氣。士子從容地躬身做禮:“安邑士子張儀,參見魏王。”
魏惠王卻大皺眉頭,冷冷問:“張儀,你是魏人,卻為何身著秦人衣色?”
這突兀奇特的一問,殿中無不驚訝!孟子不禁感到好笑,身為大國之王,婦人一般計較穿戴服色,真乃莫名其妙。此時卻見張儀不卑不亢道:“張儀生地乃魏國蒲陽,與秦國河西之地風習相盡,民多黑衣。此無損國體,亦不傷大雅。”
“此言差矣!”丞相公子卬深知魏惠王心思所在,覺得由自己出麵更好,便指著張儀高聲道:“魏秦,世仇也!目下正當大魏朝野振作,圖謀複仇之際,魏國子民便當惡敵所好,尚我大魏本色!一介士子,就敵國服色而棄我根本,大義何在?”
張儀滿懷激情而來,迎頭就碰上這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問,心中頓時膩歪,及至聽得這首座高冠大臣振振有辭的滑稽斥責,不禁哈哈大笑:“公之高論,當真令人噴飯。若以公之所言,秦人好食幹肉,公則隻能喝菜湯;秦人好兵戰,公則隻能鬥雞走馬;秦人好娶妻生子,公則隻能做鰥夫絕後了;秦人尚黑衣,公也隻能白衫孝服了?”
話音未落,大殿中已轟然大笑!魏惠王笑得最厲害,一口酒“噗!”的噴到了下手公子卬的臉上。公子卬麵色脹紅,本想發作,卻見魏惠王樂不可支,頓時換了一副麵孔,竟也一臉酒水的跟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於是禁忌全消,大殿中笑聲更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