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二人大步匆匆進來,涇陽君將事由一說,宣太後便問魏冄:“你是丞相,可有個主意?”魏冄一路思忖,已經有了主張,立即便是一拱手:“臣以為:山東商旅大舉入秦,乃兩代變法之大功,絕不能毀於一旦。為今之計,隻有強留:立即飛檄封鎖函穀關,出得鹹陽的商旅車隊全數追回,派兵看管;待大戰結束後,國府可給一定賠償,山東商賈自然安定。我隻一句話:一定要留住外商!請君上太後定奪。”
宣太後明亮的眼睛不斷的閃爍著,倏忽盯住了秦昭王:“國君以為呢?”
秦昭王搖搖頭:“丞相做法,似有不妥。隻是,驟然之間,我也沒有成算。”
宣太後眉頭一挑:“此事刻不容緩,不容細細計議,我便拿主意了:立即大開四門,歡送山東商賈出秦。丞相府與鹹陽令多派吏員征發鹹陽牛車,進入尚商坊,無償為商賈裝載運貨。鹹陽國人做商賈勞役,一律不受金錢。商賈所留府邸,一律由官府看管,商賈但歸,立即歸還。其餘事宜,循著這個章法便是。”
“太後婦人之仁也!”魏冄大急,“隻怕六國商人要卷起錢財溜之大吉了!”
涇陽君卻是慨然響應:“太後之言振聾發聵,嬴顯以為可行!”
“好!這是長遠大計。”秦昭王也恍然醒悟。
“一句話:留人要留心!”宣太後重重的補了一句。
“也是一法。”魏冄素來果敢利落,“左右是要留人,走!立即分派做事!”大手一揮,便與涇陽君風一般去了。
大約兩三個時辰之間,鹹陽竟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鹹陽令的官印大告示張掛四門,有吏員在告示下反複宣講:“大秦開商路,來去自便!國人得為外邦商賈多方便利,趁火打劫者、渾水摸魚者,當即治罪!”與此同時,官府吏員帶領的大隊牛車進入尚商坊,山東商賈隻要報個數目,便立即如數領到牛車,商賈若無人駕車,則官府派出仆役駕車,申明無論多遠一律送到;如不放心秦人駕車,商賈便可自駕,官府奉送牛車。所有的商賈府邸、店鋪、酒肆,都由官府吏員與商賈兩廂清點登錄,官府立即封閉並派兵看管,申明商賈但歸立即歸還!不到兩個時辰,混亂鼎沸如臨大劫難的尚商坊便井然有序了。
第四章 鏖兵中原左更白起臨危受命(2)
世間事也忒是怪,如此一來,山東商賈們倒是躊躇難決了。秦國已經是天下最大最穩定的市場,秦人重農戰,但對山東商賈卻是秋毫無犯,誠實交易,言不二價,更無賒欠賴帳,官府購物更是利落,隻要你貨好,便不講價錢,鹽鐵兵器等大宗買賣尤其如此。山東商賈們當初蜂擁入秦,圖的便是這天下最大利市,如今要打仗,便要席卷而去,本來就是人人心疼,隻怕秦國趁勢劫掠,才忍痛割愛罷了。如今,秦國官府竟是不攔不擋,還提供方便,擔保你留下的府邸店鋪原物奉還!想想山東六國,也不是沒有過商賈逃亡風潮,可有一國有這等做派?這等氣量?思忖之下,竟有大半商賈立即便不走了。尤其是周、宋、薛、衛、中山等中小邦國的商賈們以及草原胡商,本國與秦國素無恩怨,本來就不想走,一看秦國官府作為,立馬便卸車下貨。更有心感秦人厚道者,竟是立即重新開張,縱無買賣,也給秦人一個麵子了。六國商賈卻是不同,本國要與秦國交戰,那些由官府權臣出資的商家便堅信秦國必亡,自然還是走了。真正的六國私商,除了一些與本國官府過從甚密,對秦國素有成見,又對秦國強橫暴政深懷怨懟的愛國義商,譬如楚國猗頓家族,自然是要走的了。除此之外,純粹的商賈倒是十有**都留了下來。
一場商賈逃亡風潮,雖然在一夜之間神奇地平息了,但恐慌卻並沒有真正過去。毋寧說,秦國朝野的不安,恰恰是從這時才剛剛開始。
各縣縣令飛馬報來了民眾的騷動:埋藏糧食,堅壁財貨,已經成為風潮;河西高原靠近魏國趙國邊界的民眾,已經開始絡繹不絕的逃向關中;山東六國來的墾荒新移民最是恐懼,早已惶惶不安的向深山老林逃兵禍了;關中的老秦人雖然沒有大的騷動,卻也是紛紛請戰,各大家族的族長族老們不斷到縣府打問戰事,與已往戰事前的激昂請戰相比,竟是忡忡憂心。最震動朝野的,是郿縣與下邽赫赫有名的老秦騎士部族——孟西白三族已經舉族成兵,連老翁女人孩童也在競相準備各種各樣的木棍鐵器,準備血戰六國!一片恐慌,一片騷動,一片慘烈,這在秦國是前所未有的,即或在秦獻公時魏軍進逼華山,老秦人也沒有過如此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