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陳莊竟是將軍一般應了一聲,“上將軍通曉軍旅,若連水軍也通了,便是天下無敵也!”白起便笑道:“如何我便通不得水戰?隻要與打仗相關,我都要通了它。說話間兩人便下得雲車進入船場,開始逐一地登上大型戰船察看。
先看得是樓船。這樓船是最大的戰船,船上起樓兩層或三層,各層排列女牆、構築戰格、樹立大旗、裝置大型戰礟與拍杆,頂樓便是將帥金鼓號令與強弓硬弩手,船舷甲板可裝載戰車戰馬,槳手數十百人,可載兵士近餘人。樓船非但可遠距離的以戰礟、拍杆攻擊敵船,並可憑借自身重力“犁沉”敵船,威力極是強大!因了樓船是帥船,是戰船之首,所以後來的水軍將領便叫做“樓船將軍”。這種樓船,春秋時期首先在吳國被打造出來,統率者便是那個赫赫大名的伍子胥。那時侯的樓船,隻能容納兩百餘士兵槳手。到了戰國中期,這種樓船技術已經普及沿水國家,楚國、齊國、魏國、秦國,都有了打造大型樓船的船場,樓船術更上層樓,便打造得更大了。在秦國,打造樓船之地便主要是這巴郡的江州。
再便是艨衝。“外狹而長曰艨衝,以衝突敵船也!”這是古人對艨衝的說法。究其竟,這是一種船體狹長而速度快,用於臨陣衝突的戰船。
艨 衝這兩種大型戰船之外,便是可容數十名軍士的攻擊戰船,主要是鬥艦、先登、赤馬三種。春秋時期,艦被叫做“檻”或“鑒”,戰國之世才出現了“艦”這個名稱。《釋名》對這種“檻”船的解釋是:“上下重板曰檻。四方施板以禦矢石,其內如牢檻也。”正因了這種艦船有兩層厚板打成的木寨,可以抵禦敵船之飛矢流石,所以便成為水戰衝鋒的主力戰艦。
先登與赤馬都是更為輕快的戰船。“軍行在前曰先登,登之向敵陣也。”也就是說,先登是一種搶登敵船或搶登灘頭的攻擊船。赤馬則是輕疾快船。“輕疾者曰赤馬舟,其體正赤,疾如戰馬也!”也就是說,這種快船船體輕速度快,船身塗成大紅色,專門做船隊的快速攻擊力量。
赤 馬其餘便是特殊用途的船隻。一種是偵察敵情的斥候船。“五百斛以上且有小屋曰斥候,以視敵之進退也。”斛,是春秋戰國的量具,以斛計重量,說得應當是排水量。一斛若以三百斤計,五百斛即是十五萬斤,大體相當後來五六噸的船隻。作為敵情觀測船,往往是統帥需要使用的,而且要相對高大,自然不會是小船。在實戰之中,這種大型斥候船實際是斥候營號令指揮船,實際的偵察船叫做“艇”。艇是排水量二百斛以下的輕便小舟,除了水手可乘一人或兩人。在實戰探敵之外,這種小艇也是臨時上下大戰船的快捷工具。
察看完船場,白起卻是怦然心動了。在此之前,他將這支水軍的作用主要定在運兵與輸送輜重兩方麵,但使步騎大軍能夠避開無休止的翻山越嶺艱難攀登,糧草輸送能夠源源不斷,秦軍便有**成勝算。而這兩點對於長途奔襲式的山地作戰,恰恰是要命的關鍵環節。隻有一支船隊能夠以極大的輸送力量越過崇山峻嶺而直達戰場,這對於精銳如秦軍者,自然是最難得的。能做到這一點,白起已經是滿足了。可如今一看這千餘艘打造極為精良的各式戰船,白起頓時萌生了一個大膽地想法。
“陳相,江州水手的本領如何?”白起突兀一問。
“沒說的!”陳莊一指江麵,“江州水手天下第一!楚國水麵盡在大江下遊,水流寬闊平穩,縱然雲夢澤大湖如海,畢竟是險灘急流甚少。這江州水手卻是不同,常年出江東下,一道巫山大峽穀便是幾百裏,險灘無數,航道詭秘多變,直如生死鬼門關一般。江州水手但能上船出江,個頂個好把式!”
“這三千水手都出過江?”
“但凡操舵老大,都出過江!槳手隻有兩三成沒出過,征召時都一一查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