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1 / 2)

彝陵者,彝山之陵也。早在三皇五帝時期,這裏便是楚人祖先的漁獵區域。在楚人傳說中,其最早祖先是黃帝的孫子高陽氏。高陽氏的重孫叫重離,做了帝嚳的火正。這個重離神通廣大,將用火技巧傳遍各部落邦國,“光融天下”,帝嚳賜號“祝融”——祝,大也;融,明也;祝融,便是大明天下。後世便以祝融為火神,楚人也就成了火神的後裔。到了大約近千年之後的殷商末期,祝融的後裔部族卻做了西部諸侯周文王的臣子,大約被封在了“熊”地,或以獵熊為生,總而言之姓了熊。

事周四代之後,熊氏部族出了個雄心勃勃的首領叫熊繹。這個熊繹不甘臣服周邦,率領部族向西南的茫茫大山遷徙,一直走到了峽江兩岸的山地,才定居下來艱難謀生。這時候,周已經滅了商,周武王也死了,繼任的周成王便將熊繹“封”做“楚蠻”,子男爵,算做最低等級的諸侯。實際上,僅僅是賜了一個表示極大蔑視的封號而已。這時,不知是何種因由,熊繹的部族卻改姓了“羋”,將部族的城邑建在了長江南岸的丹陽。這個丹陽,就是後來的屈氏故鄉秭歸。

自熊繹開始,熊氏部族有了“楚”這個後來成為國號的封號,楚人開始以諸侯名義自立於天下。於是,楚人追認熊繹為“先王”,將熊繹陵寢稱為“先王陵”。熊繹便葬在彝山。彝山連綿橫亙在峽江出口與丹陽之間,先後埋葬了熊繹之後的十幾代“先王”。於是,“彝陵”便成了楚人婦孺皆知的名號。後來修建的峽江要塞便自然而然地叫做了彝陵。

彝陵是彝山陵群,從西向東依著山勢展開。既要陵墓壯觀,又受人力限製,於是楚人便依山為陵,靈柩葬於山腹,將高聳的山頭做了接天的陵頂;而後再圈造陵園,石坊、石俑、石宮殿聳立地麵,便成了一座高牆包圍的鬆柏園林。如此一來,每個山頭便是一座先王陵,綿延逶迤鬆柏蒼翠,竟是整個彝山都成了茫茫楚王陵。

“鳥!得老子花一陣功夫整治!”王陵狠狠罵了一句。

次日,王陵下令:水陸兩軍一萬兵士先向彝山搬運猛火油,再將鐵錘鍬耒等諸般工具運上山頭。忙得一日,諸事就緒,王陵下令每座陵寢守定八百名士兵,先向陵園宮殿關節處澆滿夢火油,而後一聲令下:“舉火!”頓時號角齊鳴,各個山頭同時然起大火,連綿蒼翠的千年古鬆柏林本來就油脂豐滿,一經火頭,倏忽之間便是汪洋火海,峽江天空竟是煙火蒸騰鬆油香彌漫一時蔚為奇觀!

旬日之間,大火方才漸漸熄滅。《免費txt下載》王陵帶著一千騎士上山查看,隻見所有的地麵物事都被燒成了焦黑的炭團,每個陵園山頭都變成了光禿禿的醜陋荒崗,再也沒有了往昔林海呼嘯宮殿聳立的蔥蘢景象,根本無須再度搗毀。

“好!變成了亂葬墳!”王陵哈哈大笑,立即飛馬急報白起。

白起接報,一麵立即派出快馬特使飛報鹹陽,一麵立即下令水陸大軍集結雲夢澤西岸,推遲班師,準備迎擊楚軍!

焚毀彝陵的消息傳開,非但楚人奔走相告驚慌憤怒,天下各國也無不為之震驚,視為楚國最大恥辱!然則也忒煞奇怪,一個多月過去,楚國大軍竟是毫無動靜。各路斥候日日快報,竟都是一句話:“楚都無異常!”白起又一此焦躁起來,如此奇恥大辱楚國王室竟能無動於衷?他無論如何不能相信,可偏偏又不能不信。便在此時,鹹陽王使飛馬趕到郢城,宣諭王書:召丞相魏冄速回鹹陽,另有對楚秘策施行;白起大軍留駐南郡鎮撫,來春班師。《免費txt下載》

“穰侯啊,這秘策卻是甚來?”白起大是困惑。

魏冄哈哈大笑:“太後秦王出了奇,老夫如何得知了?”

第六章 滔滔江漢楚懷王第一次獨斷國事(1)

卻說遷都壽邑,楚懷王竟是昏昏睏覺三個月不亦樂乎。

壽邑,後世稱為壽春,是扼守淮水南岸的一座要塞城堡。城南便是一片大湖,叫做芍陂,雖不若雲夢澤煙波浩淼,卻也是方圓百餘裏一望無際。北臨淮水,南擁芍陂,既有農耕灌溉之利,又有商旅舟楫之便,壽邑便成了淮南地帶的大城,與淮北的陳城遙遙相望,成為支撐整個北楚的兩座重鎮。淮水兩岸多戰事,曆來是楚國北上中原逐鹿的大戰場,當年的楚莊王便將壽邑封給了軍力最強的昭氏部族。一百多年下來,昭氏精心經營,壽邑便成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六裏千戶之城——城方六裏,民居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