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2(1 / 2)

“武安君大有武道氣象,在下欽佩之至也!”範雎不禁便是一聲由衷讚歎。

“請入座。”白起一指帥案西側的石案,自己也席地坐在了對麵的偏案,便是一臉冷漠地看著範雎,靜候他發問。

範雎微笑中卻是突兀一問:“武安君可是墨家院外弟子?”

“入得廳堂,但言國事,恕白起無可奉告。”

雖依舊冷漠,範雎卻分明看見了白起目光中火焰閃爍,便從容笑道:“有朝臣上書彈劾:武安君輕發閼與之戰,而致秦軍大敗,武安君卻做何說?”

白起驟然一陣愣怔,卻又是冷冰冰道:“如此責難,夫複何言?”

第十一章 遠交近攻鹹陽冬雷起宮廷(4)

範雎也是正色凜然:“同有朝臣上書:穰侯兩次輕啟戰端,閼與之戰喪師八萬,綱壽之戰喪師三萬寸土未得,實為大秦百年未見之國恥,當依法治罪。武安君職掌兵權武事,縱未統兵出戰,亦當有所預聞,卻做何等解說?”

白起默然良久,便是一聲歎息:“天意也!白起何說?若秦王認同此說,白起領罪。”

“武安君差矣!”範雎肅然道,“秦為法治之邦。法不阿貴,乃商君新法之精要。武安君雖則與穰侯篤厚,然豈能以私情亂法,致使新法毀於一旦乎?君乃大秦柱石,稟性剛正而潔身自好,此朝野皆知也。然則,君私情太重,私義過甚,明知兩戰不可而不據理力爭,卻隻保得一己‘不為錯戰’之名也!事後依法查究,君又寧替他人背負罪責而不思法度公正,藏匿罪臣而徒亂法度。大臣若皆武安君者,秦國豈有護法之忠烈?秦法豈能綿延相續?在下雖職微言輕,然職責所在,卻為武安君汗顏也。”

這番話卻是正氣凜然一擊而中要害,白起頓時麵色脹紅。自入軍旅直到一路做到上將軍武安君高位,白起從來沒有被任何人如此正麵指斥過。白起坦蕩剛直,雖則在戰場機謀百出無可匹敵,然在朝局官場卻是拙於應對。兵家之事,白起曆來傲視當世,不屑與任何人比肩,也從來以為,兵家恥辱永遠都不會落到自己頭上。然則目下這位張祿說得恰恰卻是兵家之事上自己的錯失,且牽涉出如此深刻的一番道理,竟是無法辯駁。細細想來,這個國正監說得全然在理,護法護國,便得如商君一般“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若自己一般,對穰侯輕啟戰端有異議,便隻是稱病不帥,對穰侯更改封地之法有異議,便隻是婉言辭謝實封,僅此而已,委實令人汗顏!

心念及此,白起肅然拱手道:“先生之意,該當如何?”

“力挽狂瀾,鐵心護法。”

“護法護國,白起義不容辭也。”白起目光一閃,大手輕叩著青石大案,“然則整肅朝局回歸法治,須得秦王定奪,而後統為謀劃方可為之。”

“秦王密詔在此。武安君奉詔。”範雎利落脫去外麵黑色棉袍,再剝下苧麻夾袍,顯出貼身本色短布衣,一把擄下短布衣翻過,便見赫然三排暗紅色大字——國正監奉本王詔令行事,武安君中流砥柱,一力助之!衣襟處便是一方鮮紅的朱文秦篆大印。

白起久為大將,日每處置機密,又曾親曆秦武王卒死之動蕩危局,對非常之期的非常做法與王室種種密詔方式自是了如指掌,一見密詔便知是秦昭王手書,立即明白了麵前這個破相客卿必是一個神奇人物,事先與秦王必定已經謀劃妥當了。《免費txt下載》驟然之間,白起幾個月以來的鬱悶一掃而去,便是肅然一拜:“白起謹受命!”雙手接過血詔便霍然起身,“先生但謀,白起但做便是。”

就這樣,範雎與白起派出的中軍司馬一道,當天夜裏便對鹹陽城防做了一番大調換:原駐鹹陽城內的兩步軍連夜開出,移駐章台宮外圍營地;天亮之前,蒙驁率領的藍田大營三萬主力步騎已經開到,南門渭橋外駐紮一萬鐵騎,兩萬精銳步軍入城;城內要津、權臣府邸以及官署護衛,全數由蒙驁統轄!與此同時,白起密令大將王陵統率藍田大營駐軍,非國君詔書兵符俱來,任何人不得調動一兵一卒;班師大軍但入大營,立即回歸原定部屬,不得擅出。範雎則進出各元老府邸,一一宣示穰侯兵敗與秦王重整法製的詔令,穩定了一班被“四貴”長期冷落的元老大臣。與此同時,範雎又以鹹陽內史名義在城中張掛告示,曉諭國人並山東商旅毋以鹹陽換防而生恐慌,秦國大勢穩定法製巋然,國人各安生計便是。如此這般,及至魏冄班師之日,鹹陽城已經是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