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溝南入穎水的交會地帶,巍巍然矗立著一座大城,這便是陳。
陳雖縣城,卻是楚國北部重鎮。天下人但說“楚頭”,十有**指得都是這陳縣。其所以如此,在於陳非尋常縣城,而是一個風華古國的大都城。這個古國,便是陳國。周武王滅商後首封八個諸侯國:燕(召公奭)、殷(武庚)、管(叔鮮)、蔡(叔度)、霍(霍叔)、康(康叔)、曹(叔振鐸)、陳(胡公滿)。八大諸侯中,陳國雖位列最末,卻是赫赫然別有風光。其特異處,一則是位次雖末,卻與王族諸侯同享一等公爵,領百裏之地;二則是周武王將自己的元女(長女)大姬婚配給了胡公滿,陳國便成了外戚諸侯,尊享王族榮耀。而胡公滿部族所以成為首封八諸侯,最根本處,便在於這個部族是舜帝後裔;其次,便在於曾出兵孟津助周滅商。遠古之時,舜部族居住在河東的媯水河穀.古俗以地為姓,族人便姓了媯。出了個舜帝之後,媯部族卻一直平平淡淡的蝸居在媯水河穀耕耘,再沒有興起過風浪了。驟然立國為諸侯,自然以國號為大,整個媯部族也以國號“陳”做了姓,天下從此便有了陳氏。
周武王於滅商第二年病逝,第一批諸侯中的六大諸侯(管、蔡、霍、康、曹、殷)竟一齊叛亂發難!於是,便引出了周公東征平亂。陳國也決然加入了王師東征大軍。靖亂之後,六大諸侯悉數湮滅,首封八諸侯便隻剩下了燕、陳兩國。周公以周成王名義再行分封,才有了魯、齊、衛、宋、晉、楚、鄭、蔡等一班諸侯。從此,陳國便有了忠勤王室克難靖亂的無上榮耀,一舉成為西周初期諸侯中的赫赫棟梁。
世事滄桑,也是難料。自此以後,這陳國便再也不出彩了。到了西周三百餘年的末期,陳國便悄無聲息地淪落為二三等諸侯了。誰知到了春秋之世,陳國卻又一次聲名鵲起,成了大名鼎鼎的諸侯。
其間因由,一則是陳國地處穎水兩岸,土地肥沃多有溝洫,陳人又善於耕作,農事興旺,國人豐衣足食。於是,陳便有了“足食之邦”的大名,小國輒遇水旱饑謹,便多向陳國借糧。二則,陳國都城修得堅實雄峻,春秋之世又幾次擴建,氣勢竟超過了一等一的老王族諸侯魯國鄭國的都城,自是分外顯赫。三則,陳國公室以先祖閼父曾在周武王時做陶正為榮耀,自詡陳人“善營作”,君主代代好商,為商旅大開國門:免去關隘稅收,大召列國商旅入陳,官市之外大建自由交易的民市。漸漸地,陳國便成了中原以南的第一富庶風華之地。
若僅僅如此,這陳國倒也暗合了天下潮流,天下人也絕不會如後來那般蔑視陳國。偏偏是風華浸淫之下,陳國君臣耽於奢靡,國君大臣競相以玩樂為能事,**之風大興,種種醜聞不斷隨著商旅車馬流布開來。流風日久,陳國便漸漸糜爛了。
傳到第十八代君主,陳國終於出大事了。
這第十八代君主便是陳靈公。靈者,竊國之謂也。以“靈”字諡號於國君,大體都是亂國失國之輩。《免費txt下載》古人很睿智,創製了諡法,便是在人死之後將其生前作為品行給予一個總評定,加給死者一個稱號,從而弘揚王道君德,貶斥奸惡劣跡。《周書》雲:“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彰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國君之號,由禮官提出經大臣公議而定。臣下之號,則由國君頒賜。應當說,直到秦漢之世,古人對諡法還是很實在的,所加稱號,大體百不失一。不若後世將諡法變成了歌功頌德的廉價伎倆。譬如春秋之世還有一個晉靈公,便同樣是一個忠奸不辨昏聵致亂的國君,釀出了“趙氏孤兒”的悲劇,導致晉國從此衰亡。這個陳靈公卻更是荒誕乖戾,即位之後一件正事未做,卻生出了一件天下所不齒的最大醜聞——時有鄭國少女名姬,貌美癡淫,嫁給了陳國臣子夏禦叔,便被人呼為夏姬。夏姬生下了一個兒子夏征舒,其夫夏禦叔便死了。府中童仆便有傳言,說是家主不堪夏姬晝夜癡淫,硬是給累死了。流言不脛而走,喜好淫樂的陳靈公便以撫慰亡臣之名進入夏府,與夏姬私通了。另有兩個大臣,一個叫孔寧,一個叫儀行父,都是陳靈公尋常淫樂的伴當,聞得消息,便也先後與夏姬私通了。君臣三人竟各自藏了一件夏姬的貼身衣衫,在大殿朝會後相互觀瞻品評,看誰的藏品是真正的褻物。後來,君臣三人索性不再避諱,公然與夏姬一起宣淫於夏府,指著在廳廊外習武的夏征舒,高聲談笑爭論是誰的兒子?話雖風出,夏征舒聽得清楚,心中便是怒不可遏!一天夜裏,陳靈公從夏姬寢室剛剛出來,便被夏征舒一箭射殺了。趕來接活兒的孔寧、儀行父大驚失色,便連夜逃亡楚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