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朦朧地快意地低哼著,嬴異人幾乎唱遍了倏忽浮現在記憶中的秦國民謠。《免費txt下載》直到邯鄲城樓的刁鬥打響了五更,他才帶著一身秋露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胡楊林。回到府邸,他竟失魂落魄般在庭院直坐到蒙蒙朝霧散去。
秦箏,是嬴異人的少年夢幻,是故國鹹陽留給他的最深印記。
八歲那年,父親安國君特意帶嬴異人去了當時還是五大夫將軍的蒙驁府邸,原因隻有一個:這個兒子醉心秦箏,而蒙氏家族則是秦國最有名的箏器世家。當蒙驁將軍聽說這個少年五歲時便能操箏彈奏《國風》的所有樂章時,高興得哈哈大笑:“異人異人,其名如實也!”立即爽快答應將嬴異人收做學生,並喚來自己十歲的兒子蒙武與嬴異人相見,叮囑他兩人一起習箏。此時,異人的生母常臥病榻,父親又忙於國事周旋,根本無法督責這個庶出兒子的學業。見蒙驁將軍父子都很喜歡異人,父親便索性將兒子的一應幼學都交給了蒙驁將軍,請將軍如同他兒子一般督責自己的兒子。從那以後,嬴異人每日早出晚歸,除了在自家夜宿,整日都在蒙氏府邸習箏修學。兩年之後,已經是太子的伯父死了,父親有可能立為太子,合府上下都在忙碌周旋,父親更是沒有心力督責一班庶出兒女了。嬴異人請準父命,便搬到了蒙氏府邸與蒙武同吃同住同修學,竟是分外的暢快。
蒙氏祖上原本是齊國士人,素有家學。自蒙驁入秦國,蒙氏族人進入軍旅者日多,便成了文武兼修的家風。蒙驁持重縝密,承襲族長,對族中子弟的學業曆練督責極嚴,以致後來的蒙氏子弟個個都是文武全才。這蒙武也是個聰明少年,刻苦好學,非但通達《詩》《樂》彈得一手好箏,且對父親交下的兵書修習也是絕不誤事。嬴異人一入蒙氏府邸,立時覺得了自己的蒼白,除了箏樂,自己對其他學問竟是一無所知。幸運的是,比異人大得兩歲的蒙武卻是厚重秉性,從來不嘲笑譏諷異人,隻小老師一般認認真真地為異人補學。
五更雞鳴,蒙武便一骨碌爬起來拉異人起來。練劍半個時辰,梳洗之後早飯,之後便是晨課、午飯、午課、晚湯。隻有晚湯之後暮色來臨,兩人才到池畔林下談箏對歌,直到三更。如此三年,嬴異人大體補上了蒙武學過的所有課業,兩人也都長成了一派英風的少年。一次,蒙驁將軍隨大軍班師回到鹹陽,請來安國君一起查核兩人學業。舉凡課業,兩人都對答如流,劍術箏樂也大有長進,將軍竟是破例地讚歎了一番。見這個昔日隻會躲在母親小院子默默談箏的庶出兒子竟有了如此長進,安國君大是感慨,宴席間連續三次向蒙驁將軍敬酒,還執意將自己隨身的一件名貴玉佩贈給了少年蒙武。末了父親誠懇請求蒙驁,許嬴異人在蒙氏府邸繼續修學,直到加冠成人。
“好!”蒙驁爽朗拍案,“兩子共學,切磋激勵,好事!”
嬴異人大是歡欣,從此與蒙武又開始了親如兄弟般的快樂日子。蒙驁將軍慮及自己常在軍旅,便請了族中一個曾經修學稷下學宮的飽學老士長住府中,做了兩人的業師。這位老士非但文武兩學精通秦箏,更有一種自由奔放的稷下學風,實在是難得的良師。便是在業師督責之下,異人與蒙武開始了重修天下學問的成人治學:諸子百家一一涉獵,關鍵卻隻在兩學,蒙武主修兵家,異人主修法家,共同兼修箏樂之學。
每日晨課,都是各自的正式課業。《免費txt下載》一到午後,老師便帶著兩個弟子出了鹹陽,或到北阪的蒼蒼鬆林,或到渭水泛舟清流。選得一處清幽之地,老師講得半個時辰樂書樂理,便讓兩名弟子彈箏競奏,然後逐一評點。每到春日踏青,老師便會停了主課,帶兩人走遍關中村社,聽農夫士子田間放歌,聽牧童少女的春日吟唱,遇動聽歌謠便彈箏相和,記譜保存。堪堪五個年頭,嬴異人幾乎學會了所有的秦風歌謠。更有回味處,便是他與蒙武每春歸來,必要商討給那些沒有歌詞的“野曲”寫辭兒,一辭寫完,兩人便你彈我唱我彈你唱不亦樂乎……
不料,快樂的少年生活卻突然中斷了。
第五章 情變橫生秋夜高樓秦箏忽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