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驀然之間呂不韋大是感奮,慨然拍案一拱手,“老哥哥!且聽兄弟唱他一回!”掄起案上銅柄湯勺敲打著長案便放聲唱了起來,一時蕩氣回腸,竟是比蒙驁還多了幾分渾厚與悠長……兩句方過,廳外突然秦箏之聲大做,叮咚轟鳴其勢如風掠萬木秋色蕭蕭,竟將這壯士同心的慷慨豪邁烘托得分外悲壯蒼涼。哈十八呂不韋精神大振,一口氣唱罷歌聲尚在回蕩便對著蒙驁肅然一拱:“老哥哥府下高人何在?敢請當麵賜教!”
家老卻匆匆進來做禮:“稟報先生:小公子隻說感念先生情懷,故而伴箏,容日後討教。便去了。”呂不韋驚愕萬分:“如何如何?彈箏者是小蒙恬?老哥哥,當真麼!”蒙驁卻皺起了一雙雪白的長眉連連搖手:“莫提這小子,天生便是個兵癡加樂癡!三歲操箏,去歲又將秦箏加了兩弦,變成了十弦,叮咚轟鳴聒噪得人坐臥不寧。改便改矣,老夫又不是樂正,也懶得操那閑心去管他。隻是這小子但彈秦箏便莫名透出三分悲傷,聽得老夫揪心也!諺雲,樂由心生。小小孩童出悲音,你說這這這……”
“關心則亂,老哥哥又做憂天者矣!”呂不韋哈哈大笑,“回頭我找小公子,給他引見一個秦箏大家,陶陶他性子,保他亦師亦友亦知音!”
“好!老兄弟給勁!來,再幹!”
“幹便幹!來,為那支‘無衣’!”
一碗飲幹,蒙驁一抹汗水突然頗是神秘地一笑:“老兄弟,若是你做了開府丞相,這秦國的力道該往何處使?”
“老哥哥笑談,然兄弟也不妨直說。”呂不韋邊吞咽著拆骨羊肉邊用汗巾擦著手,“自孝公以來,秦國已曆四代五君,終昭襄王之世強勢已成。然目下秦國正在低穀,對山東取守勢已經十年。其中根由,不在國力,而在朝局。朝局者何?雄主也,強臣也,名將也!三者缺一,朝局無以整肅,國力不能凝聚。孝公有商君車英,惠王有張儀司馬錯,昭襄王有太後魏冄白起!然目下兩代新君朝局如何?將強而相弱,軍整肅而政紊亂。恕老兄弟直言,幸虧天意止兵,若是大軍已經東出,隻怕秦國隱患多多也!”
“都對!隻是還沒說正題。”
“正題原本明了:一整國政,二振軍威,隻往這兩處著力便是正道。一整國政,便是廓清朝局凝聚國力,為大軍造就堅實根基,確保秦軍縱然戰敗幾次,亦可立即恢複元氣。若無此等根基保障,大軍東出便經不起長年折騰!”
“也對,武安君舉兵之道也!其二如何?”
“二振軍威,便是要一舉打掉山東六國十餘年的鎖秦之勢,也給期間背秦的小諸侯一番顏色,重新確立君臨天下之強勢!至於如何打,老哥哥比我明白。”
“好!”蒙驁拊掌大笑,“有此正道,老兄弟便是開府領國丞相也!”
“早了早了,老哥哥慎言!”呂不韋連連擺手。
“老兄弟差矣!”蒙驁拍案喟然一歎,“國無良相,綱不舉目不張。老哥哥縱然一介武夫,也掂量出了昭襄王給蔡澤的那個封號,綱成君,綱成君哪!可這個蔡澤擔綱了麼?張個老鴨嗓到處呷呷,呷呷出個甚名堂?但為國家計,便得有公心!老哥哥也知道綱成君好人一個,可……不說了不說了,來!再幹!今日醉了老哥哥背你!”
“幹!不定誰揹誰也!”呂不韋嗬嗬笑得一臉燦爛,剛剛舉起陶碗便軟軟伏案鼾聲大做。
蒙驁看得哈哈大笑,呀呀呀!可惜一碗百年蘭陵酒也!連忙湊過來接流下大案的酒汁,接得些許酒碗方舉到嘴邊,便兀自喃喃兩聲倒在了呂不韋身上……
第九章 呂氏新政新朝人事 幾多風雨(1)
秋高氣爽的八月,又一次隆重國葬終於疲憊的結束了。
綱成君蔡澤與“老三太”的一班人馬剛剛辦完昭襄王葬禮,一切駕輕就熟,既往疑難也因有了先例而不再爭執,諸事都算順利。惟一的難處是嬴柱的諡號。嬴柱五十四歲驟然薨去,做了近三十年的太子,隻做了堪堪一年的國君,太子時多病無為,國君一年也未見宏圖大舉,從功業看去實在是難以褒揚。老三太主張定一個“文”字。蔡澤雖覺“文”字太過褒揚,然也想不出更妥當的號辭,畢竟是國君諡號,其人隻要不是惡政之主,尋常總是要從褒揚處著眼的。一番斟酌,蔡澤便將老三太上書加署了自己的封爵名號並丞相官印,算做“朝議”呈報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