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3)

可最想要鑄縷的那人卻是個絲毫不會劍術的婦人,她已故的丈夫還活著時被稱為劍癡。荊家最受寵的小少爺是舉世聞名的雕刻師,最擅女子人像,雕出的作品栩栩如生,可惟獨人像的手指總是掩在流雲袖中,傳說是因未曾覓得一雙靈活的巧手,將它剖開來辨明骨骼肌理,才一直無法雕刻出女子素手的神韻,就幹脆棄而不刻。

想要鑄縷的那位婦人不會使劍卻會使針,刺繡之藝天下絕跡。於是,婦人將自己的一雙妙手砍下來送給了荊家的小少爺,在試劍會的前夜帶走了鑄縷。

天下英雄齊集穎川,千裏迢迢而來卻不見想象中的神兵,雖然懊惱倒也無話可說,畢竟隻是一把劍,再如何罕見也抵不過自己的一雙手。

我不敢說我這一雙手會比那個使針的婦人更靈巧,但它能畫出令當世名家也欣賞的畫作,會彈出連慕言也沒什麼話好說的琴音,我想,它大約也夠格來交換鑄縷。

穎川並不如想象中繁華,隻是人多,但一半都是外來人口,目的是七日後荊家的試劍會。

我不明白為什麼慕言要來得這樣早,過兩天發現後來的隻有在客棧院子裏打地鋪了,才恍然他的社會經驗真是豐富。

雖然說是一路同行,但慕言和公儀斐並不怎麼管我,所以這孤月皎皎的一夜,我才能順利抱著琴溜出客棧大門,前去荊家的別館赴荊小少爺的約。

其實是我約他,甫到穎川便托君瑋送了信過去,原本沒想到會那樣順利,豈料兩日後便收到他的回帖。

看來,他對我的這雙手很感興趣。君瑋雖不知我在信中寫了什麼,赴約之事卻執意陪同,好在找到時間給他飯菜裏下了足量蒙汗藥。

有君瑋在這件事就辦不成,到這夢境中,他說他是來幫我,他以為幫我就是要好好保護我,卻不知道這最後的時間,我再不需要誰的保護。

但這麼直白地說出來一定會傷他的心,況且我也懷疑以他的智慧這麼曲折的感情問題他究竟能不能理解……

踏過白玉做的牌坊,荊家的別館外遍地梨花,像一場夜雪鋪就,而梨花道旁兩列幢幢的石浮屠,仿佛生就坐落在蓮花之上,內裏著了幽幽燭火,夜風拂過,火光忽明忽暗。

問或有長衣侍女提了半人高的燈籠踩著梨花匆匆而過,被不知是月色還是明火扯出長長的影子。荊小少爺荊楚已侯在館外的廊簷下,外間茶室的紙門被拉開,室內燈火透明,正中已擺好一張桐木的瑤琴,茶室上座則是一張獸腿桌,桌上擱著一把長刀。

兩件東西都是為我準備的。一身月白裘衣的荊楚手中怕冷地捧了個紫金暖爐,不過和君瑋~般的年紀。看到走到近前的我,不知為什麼顯出愣怔神色,不確定道:“君姑娘?”

我笑了笑:“君拂為何而來,想必信中所述,荊公子已十分明白。公子想要到一雙巧手,而君拂想要得到一把好劍。”我微微仰頭看著他,“不知公子可不願同君拂,以物易物呢?”

他摩挲著手中的暖爐,目光落在我抱琴的雙手上,唇角掀起一個笑:“在下子聞,當今天下於樂理上造詣最高的是陳國的世子蘇譽,琴技最好的卻是衛國公主葉蓁。文昌公主能在一曲之間變換十二套指法而不錯一個音,在在下看,那才當得起一雙巧手,今次君姑娘想同在下以物易物,卻不知君姑娘的這手,配不配易家父所鑄的這把劍呢。”

他說的應是我十五歲時的事。樓國一個樂師不知從哪裏得知惠一師父是個,樂的高人,執意要同他一較高下,師父一向覺得自己不是紅塵中人,基本上,不接這種帖子。

但這個人很執著,即便被師父再三拒絕也不放棄,在宗裏白吃白喝了很多,搞得師父很煩,卻怕開了先例之後找他比試的人源源不斷,想來想去把我:出去應戰。但老實說雖然我自小學琴,但開始認真隻是在同慕言相遇之後,還不到一年,著實隻能算個一般的高人,為了讓我一開場就唬住對方,師父才有時教了我一堆花架子。

一曲之間變幻十二套指法隻是雕蟲小技,到十七歲我辭世之時,已能在極積的一曲間變幻二十四套指法而仍行雲流水彈奏自如。

但這些都是師父不提倡的,他認為大音而稀聲,大形而無形,禮樂之事,更高明的並非變幻多少套繁複指法,而是靠最簡單的一套指法能奏得百花盛開。鳥朝鳳百川歸海。雖然這種境界他一輩子也沒有達到過,我也是。

荊楚一瞬不瞬盯著我,似乎在等著我知難而退。我環視了下四周,銀的月,無寥的夜,雪白的梨花,微微搖曳的燭火,冰冷的石浮屠透著禪意的幽冷。

這氛圍真是太適合彈琴,摘掉布帛,抱琴席地而座,低頭可見白色的衣裙的地上的梨花融為一體,最後一曲能在這麼一個美麗的地方彈奏起來,換個角度講,也是一種運氣。

荊楚從木廊上下來,緩緩走近我:“君姑娘對自己這雙手,倒是很有自信你。若真是一雙敵得過文昌公主的妙手,在下自當把鑄縷劍雙手奉上,但倘若不是,君姑娘又將如何呢?”

我低著頭試音:“怕不是我將如何,而是荊公子將如何吧?”

他笑了一聲:“君姑娘若是願意留下來做一年在下的樂婢,那……”

還是頭一回聽到有人想要我做他的侍婢,感覺挺新鮮,我低著頭繼續試音:

“荊公子覺得,一個國家,隻要城池繁華便是富強了?一個客棧,隻要裝飾豪華便是一流了?一個女子,隻要生得一副好皮囊便是美麗了?倘若點頭,你也覺得很可笑吧?那為什麼會以為,一個琴師,隻要懂得變幻繁複指法便是琴技高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