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琉抱著小木偶從鬥場一側進來,被身後四個隊友簇擁著坐下,她發現對麵正說話的惠茗幾人時不時看向自己,明了他們是在議論自己,微微一笑後示意隊友們附耳,說了些稍後比賽中的事項安排。
上場後,蒼琉站在右側武台邊緣,由身前四位隊友以弧形站位保護。震天的鑼聲一響,冬忍如離弦之箭奔襲向前,從正前方突破蒼琉一方的防守,遭到對麵四人聯手攔截之後立刻退後與趕來的惠茗三人彙合。
惠茗、宿戈和時留默契地各自牽製住一人,餘下那人正正站在蒼琉身前手持長劍與冬忍對峙,一麵眼觀四路耳聽八方,防備任何可能的攻擊。
蒼琉受身材所限,不擅長近身搏鬥,也清楚自己一旦被近身則必敗無疑,因此左右活動時很小心地將活動範圍控製在同伴的一臂之內,方便被救援,而冬忍的目的恰恰在於隔絕蒼琉受到的守護。
一個半神所能承載的神力之極限並非覺醒屬於神的那一半血脈時就被注定,隨著經年累月的成長與不斷曆練,這種極限會緩慢地得到提升。真正讓半神弱勢的除了先天差距外,還有一層原因在於蓬萊的神力稀薄,消耗神力與短期內恢複神力的巨大差距產生了所謂的“虛弱期”,這使得很少有人會主動地用盡神力。
盡管有以上種種,冬忍仍然決定在這場比賽中放手一搏。
分身術不是某種不宣於口的秘技,其原理十分簡單,就是用神力製造出一個與本體相同的幻象,且幻象繼承了本體一半的力量。這種術法聽起來十分強大,實戰中卻不然,凝聚幻象與控製幻象行動都需要大量神力支持,勉強使用反而變得不倫不類,不僅沒能利用幻象迷惑住敵人,自己的神力也被白白消耗了。
修習分身術對冬忍來說並非偶然。從認識惠茗和孔時清,見識到前者的劍術和後者出其不意的暗器開始,冬忍心中對於速度的絕對自信發生了動搖,盡管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句話,但是真正在麵對半神乃至於神的時候,單有速度就顯得很乏力,注定做不了扭轉戰局的助力。
為此冬忍曾經花費一整天翻閱各種各樣的書卷,企圖從中找到能夠改變現狀的答案,然而書中所載大多是劍術、刀法這類需要經年累月練習的東西,壓根沒有速成的捷徑可走,於是一無所獲。
最終在向時留請求一些建議時,冬忍得到了分身術這個答案:“或許你可以嚐試修習分身術。雖然分身術對大部分人來說有如雞肋,但是於你,即便你隻能控製□□很短的時間,在速度的輔助下已經足夠做一些關鍵的事情。”
權衡之後,冬忍聽從時留的建議,開始持續地練習分身術。這個過程無疑是十分艱難的,從最開始隻是凝聚出一個模糊的虛影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到漸漸的□□與本體越來越相似,再到最後拚盡全力可以在本體行動的同時操控□□行動,筋疲力盡與咬牙堅持始終糾纏著。
這一刻,冬忍想到自己將要利用分身術讓蒼琉那邊措手不及,流淌的血液不由自主沸騰起來。為了不讓這種激動的情緒破壞掉接下來的行動,她長舒一口氣,迫使自己的頭腦和身體都冷靜下來,隨即向右繞後,攻擊蒼琉的同時釋放出□□擾亂那兩人的視線,並趁機突破防線逼近。
大概是沒想過也沒見過有人在賽場上用出分身術,蒼琉和留守的人盡管明知位於自己左側的冬忍是本體,但是麵對本體和□□同時從兩側發起的攻擊,他們仍然出現了一秒完全空白的時間,以至於持劍者十分勉強地擋下冬忍本體的襲擊,卻讓□□找到機會一掌擊中蒼琉胸口。
□□所繼承的一半力量對蒼琉這個小身板來說已是重擊,被擊飛落地後一直沿著地麵滑到武台的邊緣,差點掉下去。
持劍者見狀大怒,劍勢轉快,本就被分身術耗盡力氣的冬忍疲乏地應付,雙手被長劍震得發麻,到最後幾乎是跪在地上勉力支撐。
這時倒地的蒼琉爬起來,右手捂住摔得淤青的左臂,眼中隱含熊熊烈火。她環掃整個武台觀察了一下各處戰況,在壓倒冬忍的最後一劍落下去前,右手擺出操控傀儡的姿態,幾根金線纏繞住冬忍的手臂等部位,隨蒼琉向後退的動作帶著冬忍往後方閃避,躲開了那一記重擊。
持劍者看到金線,迅速收劍移至蒼琉身邊,更加謹慎地防備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