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一聽頓時大笑的前仰反翻。
厲溪年不惱反笑,朝眾人得意的笑。
本人靠自己本事蹭吃蹭喝,而你們除了羨慕不說,還得掏銀子不是?
“走了。腦瓜子又在打什麼歪主意?老唐應該在等我們了。”
說完,段老頭兒負手轉身向樓道處走去。
厲溪年正欲緊隨其後,餘光瞥見一旁的果盤裏放著幾顆果子,這是茶樓說書期間才有的免費果盤。
不管三七二十一,順手拈來兩顆。
“老頭兒,段老頭兒,等等我啊!”
倆人身影遠去的一幕,看得眾人思緒萬千,最多的是嫉妒和感歎。
段老頭兒平日裏總是一副冷淡麵孔,讓人敬而遠之。
所以,這些年來也沒幾個人能和段老頭兒如此玩笑打趣,更別說是讓段老頭兒破例開回玩笑話了。
這小子也太幸運了不是?
段老頭兒在古城的名聲甚佳,不單單是因為他是個家財萬貫的說書先生,還曾多次助災濟民。
十幾年前古城的擴建,其中就有一半銀子出自段老頭兒之手。
七年前古城鬧饑荒,城內生計艱難,糧食短缺,段老頭兒自掏腰包於皇城購來糧食。
最終保了城內百姓飽腹不餓,成功度過饑荒,解決了古城內亂之憂。
種種善心舉止自然就得了城中良好人緣,以至於每次開台說書茶樓座無觀席。
走出茶樓,厲溪年回首望向共三層的茶樓。
這建築不管從外還是裏頭來看都隻能算平平無奇,跟路邊的普通酒樓沒什麼兩樣。
算得上出眾的也就牌坊上的那“隨遇而安”四字,蒼勁有力,磅礴出神。
所以,厲溪年就有了個疑問,段老頭兒那家財萬貫到底如何來的?
這座位於夜蘭國南方邊境的洛鐵古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能算小。
街道雖不如那些大城市煥麗壯觀卻也擁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一眼望去,古城裏的建築物雖然最低也有三樓,但是給人的感覺,這些亭台樓閣顯得要比別處小城低矮。
倒是看那縱橫交錯的街道樸素無華景象給人的感覺別有一番風味——
鄰家老爺爺在老巷子裏吆喝著賣豆花,包子鋪前小孩子口水潺潺。
閑暇時光的窮酸書生最愛那裝修樸素無華的書店,看著琳琅滿目的商品紈絝子弟也會流連忘返。
萬花樓舞曲坊等盡顯高貴的樓閣的是風流俊俏的娛樂場所……
在這樣的鬧市中,注意力最終還是會不知不覺被那座比古城還要古老的建築吸引——一座樸質發黑的七層古塔。
“其實一直在古城生活也是蠻不錯的,當個忙忙碌碌的古玩鋪掌櫃,心血來潮就帶小初遊山玩水,等哪天玩夠了,就找個媳婦生個娃……說不準小初還會比我先嫁人呢!”
段老頭兒麵色深沉,像是陷入了回憶,不知想到了什麼,眉眼間多出絲絲有笑意,語氣卻極其悲涼:
“老夫年輕時也如此打算過,事與願違,最終還是要選擇去忘記那襲白衣,到頭來,得了一場空。”
厲溪年覺得段長生今日心事重重,喪氣悲愁,隻好把對將來的感慨憧憬壓下,不再言語,沉默著啃著果子閑庭闊步。
迎麵走來一支府衙軍卒,整齊嚴肅,氣度不凡。
唐城主為了古城治安而安排了巡邏隊,每一條街巷均由一十五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