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 趕路(1 / 2)

江夏侯府位於上京城內城的西北部,坐北朝南,門前是東西走向的興隆街。

寅正初刻(4:15),天還是黑的,但侯府一正、二側、兩角門上都掛著兩盞巨大的琉璃宮燈,十盞大燈直接照亮了府外這一截街麵。

等走過這截街麵,旁邊又是另一家高懸明亮琉璃燈的權貴府邸。

城裏不許騎快馬,一眾人噠噠小跑,沿著亮堂堂的興隆街一路向東。

走到興隆街盡頭,江興德在南北走向的浚義街街口勒停馬。

江宣跟著停下時往旁邊走了幾步,微微側頭看向浚義街北。

浚義街是內城主街之一,左右兩邊每隔三丈放置一座大半個人高的石燈,現在浚義街北端,兩個穿金吾衛製服的健壯漢子正在點辰燈。

上京設有鍾樓和鼓樓,位於內城北部,皇城後方,鍾樓報時,鼓樓定更。

每天早上晨鍾一響,特意挑選出來,儀表出眾、馬術過人的一班金吾衛就騎馬出鍾、鼓樓,一隻手高舉火把,身姿矯健,馬下不停,以鍾、鼓樓為中心點放射開,次第點燃上京城各大主街上的石燈,這就叫“點辰燈”。

等到太陽出來,天光夠了,再熄燈。

到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這班金吾衛會再度騎馬出街,“點暮燈”,等晚上一更三點入禁的定更鼓敲響,熄燈入定。

路燈和點燈的傳統都是當年開國太zu所創,這些年來大周國庫充盈,兵力強盛,並不在乎每年近四萬盞石燈的養護跟糜耗的海量燈油,這個傳統就一直保持了下來,成為了上京城的眾多奇景之一。

江宣這還是第一次起這麼早看點辰燈,在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裏,兩點火光劃過,火光之後兩排暖黃色的燈火一朵朵對稱亮起,視覺效果特別讚,比天還沒全黑時的點暮燈好看不少。

在浚義街口稍微等了一下,等點燈的金吾衛過去,江興德領頭沿浚義街往南走。

石燈燈光昏暗,間隔又遠,有些地方隻能勉強看清路,從亮堂的興隆街一下進入昏暗的浚義街,從沒摸黑出行過的棕雲有點躁動。

江宣摩挲棕雲脖子,甩了個小金。

棕雲立馬安靜下來,還舒服地打了個響鼻。

旁邊兩個江宗的親衛密切注意著江宣,準備有不對就過去勒住韁繩,萬一驚馬就危險了,幸好隻是虛驚一場。

沿著浚義街一直往南,進入東西走向的西大街,再沿西大街一路向西,出內城門宜秋門,進入外城。

繼續往西,到新鄭街口時候,江興德勒停馬,在這裏就要跟江宏主仆分道揚鑣了。

聽著江宏的殷切道別,江宣在後麵翻了個白眼,君子報仇,一月不晚,給老子等著!

之後繼續向西,一路不停,一群人直達外城西南方向的順天門,跟排隊進城的隊伍擦身而過,出了上京城。

城外沒路燈,但好在不時有些歇腳、飲水的茶寮,裏麵透出一點火光,還陸續有些帶著琉璃燈或火把趕路的車隊、行人,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

棕雲又有點躁動,江宣用小金安撫下來,牢牢綴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