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藺晨,周莫爾的父親,深諳商道,八十年代初大學畢業,從漢市的國有醫藥廠技術員做起,後來經過一係列職位變動及重要的人事調整,升任為廠長,憑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專業的技術革新,帶領企業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

後來國企改製,漢市醫藥廠更名為藺晨藥業,經過不懈努力,周藺晨和他的藺晨藥業,作為優秀企業家和優質企業,在國內的醫藥界有了一定的建樹和知名度。

周藺晨堅持公司發展以研發創新為主軸,打造核心競爭力。由於藥物研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於是將公司上市提上日程,經過一係列的股份製改革,藺晨藥業成功掛牌上市,在多地建設研發中心和分支機構。

無論是怎樣的一個家族企業,做大做強,最終都將成為一個公眾企業。

周藺晨希望公司上市後能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藺晨藥業能成為一個有專業化管理和成熟團隊的公眾公司。公司未來的發展將不僅僅是家族的傳承,而是整個企業的傳承。

無論從何種角度定義,周藺晨都算得上一位成功的商人,然而,他並非一味逐利,他感性至上的一麵,對兒子周莫爾影響頗深。

這位“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的儒商,常常冥想。

每每在寧靜的書房,播上一首喜愛的曲子,暫時從紛擾中解脫出來,闔眼幻想一個合乎自己一切喜好的烏托邦。

山水田園、世外桃源,不奔波、不忙碌、不應酬、不勞心,悠閑卻不失趣味。

既開闊心境,又放鬆頭腦。

周莫爾是他的獨生子,溺愛的緊,對於兒子,周藺晨總是一副不求有成,但求安康的態度。

在恬適的環境下成長起來,快樂大氣的周莫爾本是一個隨遇而安的性子,聰明的腦子大都用在了和學習無關的領域,所以成績一直不上不下,預估勉強能考上所本科院校。

但高中伊始,情竇初開,為了能得到循蹈更多的敬佩和崇拜,他擠出了大部分本想在籃球場、遊戲廳、台球店度過的光陰,咬緊牙關,開始刻苦學習。

同級的一個男生學鋼琴,途中欲放棄。

終是為了吸引一個女孩的目光,克服了學琴之路的枯燥和挫折。

堅持學下來竟成績斐然,倒成了他最大的光環。

同此理,周莫爾是幸運的,他也找到了在學習上幹勁衝天的完美動力。

周莫爾有引以為傲的一科——物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物理成績在年級名列前茅,最重要的是,這一科是循蹈的弱項。

升入高三,分析高考采取的標準分成績時,老師經常提起經典的短板理論,“決定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的不是最長的那塊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物理測試卷剛發下來,張璣便賤兮兮地搶過循蹈的卷子,看到分數,他樂不可支,“循蹈,你這成績,我閉著眼答都比你分兒高。”

他也就能在這一科上挖苦循蹈。

循蹈恨得咬牙切齒。

為了規避偏科影響總成績的提升,循蹈用了過半的精力在物理這一科,但仍收效甚微,易的、難的都吃不透。

這學科的開竅脈門跨不進去,接下來無論是一馬平川的陽關大道,還是七彎八繞的羊腸小徑,都走不通。

“周莫爾,這道題選什麼?”

“e1<e2,b端為正。”

“為什麼?”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blv,再根據右手定則判定電流方向從a到b,在電源內部電流是從電源負極流向正極。”

“不理解啊!”一臉的問號與無助,這個時候一點也看不出她竟是個成績優異的學生。

“你能不能講慢點!”循蹈思維跟不上,極鬱悶,說話語氣很衝。

周莫爾再次平心靜氣地給她一點點推敲,一步步推演在紙上,有時還要套用上圖示,且要時時察言觀色後才能進入下一步講解。

不能有一絲的急赤白臉或嬉笑哀歎,否則循蹈犀利的言語和握緊的拳頭都會毫無保留地送給他。

其實真說起來,周莫爾對這事,那是沒有一絲的不耐煩,反而慶幸循蹈這個聰慧的丫頭竟然有這麼遲鈍的一科。

循蹈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殊不知給予熱心輔導的好心人竟盼著她晚點開竅。如果洞悉周莫爾的真實想法,那必然要和他世紀斷交了。

周莫爾心甘情願的努力努力再努力,原來學海無涯這麼苦的修行,也能揣著喜悅的心情享受甜蜜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