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之前,六個棺材就被做了出來。
——雖然片中隻需要一個棺材,但為了不讓片子顯得單調,拍攝時會經常切換拍攝角度。而每當切換拍攝方位時,就要換個相應方向沒擋板的棺材來拍。
畢竟若真是全密封的棺材,也就拍不到裏麵了……
實際上,很多影片裏的房屋也一樣。
看似是個完整的房間,其實有一麵牆是完全不存在的,好安置攝影機、幕後工作人員等。若要切換拍攝角度,就也要搭建好幾個一模一樣、卻分別空著不同方向牆壁的房間……
好在多做幾個棺材也增加不了多少花費。
但即便如此,半天下來,楊逸的預算就已花掉了將近一半!
——主要大頭都花在膠片上了。
一盤膠片能拍四分多鍾,按成片90分鍾來算,似乎隻用二十多盤膠片就好,而每盤的價格也隻要不到兩百美元。
這樣一算,膠片似乎也隻要四千多美元啊?
但實際上帳可不是這麼算的!
誰敢保證拍片時沒一點失誤?可能重拍一次,一整盤膠片就浪費了。若遇到演員狀態差,一個鏡頭反複重拍十幾次也不是不可能!更別提其他各種可能幹擾拍攝的意外……
——也難怪之前馬修被亞裏克斯連累重拍十幾次後,就憤怒的直接將他趕走,並最終換楊逸頂上了。畢竟浪費的膠片錢都比楊逸的片酬還高了……
盡管楊逸有原片做參考,可盡量不拍多餘鏡頭。
也自信不會出現太多失誤。
但保險起見,他還是買了100多盤膠片回來。
就這都很緊湊了。按好萊塢通常標準,用掉的膠片至少是成片時長的十幾倍,甚至某些精益求精的大導演,用掉上百倍膠片也不稀奇!
……
大家幫忙幹了這麼多事,楊逸也要表示下,所以晚上他又忍著肉痛弄了個燒烤party,跟大家一起慶祝。
“大家今天都辛苦了……就讓我用這杯酒,表達對各位的謝意!”
楊逸還不到喝酒年齡,但現場也沒人在乎,紛紛起哄著跟他幹了一大杯。
說來米國法律也真詭異——16歲就能開車,18歲能結婚、…但偏偏規定21歲才能喝酒!
當真是無話可說……
眾人鬧騰到半夜後才盡興而散,然後楊逸跟他們約定明天傍晚再次集合,正式開拍!
選傍晚是因為包括楊逸在內的好幾個人,明白天都有戲要拍。隻能等下班後再來忙【活埋】的拍攝了。
也幸好這些老墨都挺好說話,都承諾對外說是免費來幫朋友忙的。
否則楊逸敢讓人下班後再來幹活兒,演員工會就要追究他讓人超時加班的問題了……
第二天,楊逸早早來到【星際】片場。
本以為會跟上次一樣,很快就拍完收工,但很快他就感覺到有點不對勁!
先是幾個工作人員笑著問:“米勒,聽說你要自己拍電影?”
“唔……是啊!”
楊逸微微一怔,就坦然認下。
之前自己在梅爾·吉布森的聚會上向很多人拉過投資,這事被傳開並不奇怪,也沒必要否認。又不是幹啥見不得光的事。
“嘖~那祝你成功!”問話的人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