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培民今天在黨報上的那篇文章你看過了吧,和你在內參上的文章觀點很相似啊,而且做出了不少的補充,你們父子兩個在這件事上邊倒是難得的意見一致,以往可是很少見的,我記得他打小便喜歡和你爭執,我看他不從政隻研究,倒是受了你的影響。”
秦立文說的培民便是劉洵的大舅周培民,是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的副所長。
周瑞青聽了也笑了笑,“他打小便有主意,和我意見多有不合,不過我在內參上的那篇文章,說來倒是出自小四的手筆。”
“小四?”
劉洵應了一聲,“秦爺爺,我在外公家小字輩裏邊排第四,小姨她打小便喜歡叫我小四,大家便這樣叫習慣了。”
“那秦爺爺也叫你小四吧,嗬嗬,老周說那篇力挺改革的文章是出自你的手筆?你這般年紀,少有對這些感興趣的吧。”周瑞青說那篇文章出自劉洵之手,秦立文也來了興趣,想來周瑞青也不會那這種事騙他來抬高劉洵,想必是確有其事。
劉洵點了點,外公剛才如此說,想必是不介意秦立文知道此事,劉洵自然也不會隱瞞什麼。
“最近一直在觀察蘇聯和國內的事情,上次在外公家中胡亂寫了些東西,倒不想外公也同意裏邊的觀點,便拿去做了一篇錦繡文章發表了,要是知道外公會把我胡思亂想的觀點拿去發表,我可不敢寫出來。”
“胡亂寫寫?胡思亂想?你這小子呀,年紀輕輕便知道藏拙了,有失少年人的銳氣啊,嗬嗬,你可知道你胡亂寫寫的東西這些日子在媒體上激起了多大的風暴?老周,你可不要把你的中庸之道硬灌輸到人家的腦子裏,少年人嘛,有些銳氣才是,不能像我們這些中老年人一般暮氣沉沉啊。”
說著又轉頭看劉洵,“會下棋不會,和秦爺爺來殺一盤怎麼樣?”
劉洵點了點頭,“象棋圍棋都會一些。”
“那便象棋吧。”秦立文想來也不認為劉洵這般年紀的少年人在圍棋上能有多高的造詣。
劉洵和秦立文兩人在象棋上邊的棋力都不弱,不過這小子開始時候還層層布局綿裏藏針,“老周的那篇文章裏邊說這次或許是徹底解決國內意識形態爭端的好時機,這也是你的觀點?”
劉洵點了點頭,“鄧公表現出來的魄力總會讓我們目瞪口呆的,我考慮的東西不多,鄧公一向對發展經濟情有獨鍾,在改革開放上的手腕更是魄力十足,改革走到如今的地步已經出現了瓶頸,不解決意識形態的爭端,會給國內日後的發展埋下隱患。再說蘇聯的問題和東歐劇變這兩件有可能影響到國內改革的事情,其實細細想來,發生在這兩個地方的政變,在國內並沒有萌發的土壤,國內的矛盾不可能激化到蘇聯的那種地步,矛盾集中的焦點其實集中在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利益分派的問題。觀鄧公在改革開放上的魄力,或許這次會一句解決這次存在的爭端也說不準,至於資產階級自由化雖然應該警惕,卻也沒有必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秦立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心中卻掀起了驚濤駭浪,雖然到了他這種級別內心自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會輕易的被別人影響到,不過不得不說,劉洵短短的這一段話,很有說服力,這段話若是從周瑞青或是周培民口中說出來的話他還不奇怪,可是讓劉洵這個毛頭小子一本正經的說出來,而且一本正經的大談鄧公的魄力,怎麼看怎麼有種滑稽的感覺。
接下來兩人倒是話少了些,專心下起棋來,周瑞青和周裴婠在旁邊也不插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