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幾個影響深遠的對話和會麵 上(1 / 3)

“錢伯斯先生,”劉洵微微笑了笑,然後使勁的握了握拳頭,“我對思科有著充足的信心,對錢伯斯先生的能力也有著充足的信心。微軟當年靠著個人電腦流行的機遇成為了全球最大的PC軟件供應商,現在的微軟,已經成為了PC產業中的巨頭,而今互聯網產業一飛衝天在即,思科作為第一家擁有網絡解決方案的係統公司,在我看來,未來未必便不能成為網絡硬件的巨頭,未必便不能成為矽穀中的另外一個微軟。”說著留給錢伯斯一個深沉的背影。

這是在去舊金山見瓦倫丁之前,劉洵對錢伯斯說的一番話,這時的他顯然沒有意識到這番話到底對錢伯斯有多深厚的影響。

幾年之後,在思科的市值正式超越了微軟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的時候,有記者采訪錢伯斯,對思科取得這樣大的成就,作為首席執行官的他,有何感想,當時錢伯斯微笑著告訴記者,思科取得如今的成就,有兩個人對他的影響意義深遠,不過對這兩人是誰,錢伯斯卻諱莫如深。

那位著作《思科奇跡》一書的人經過深入的調查,終於知道了其一是瓦倫丁,因為瓦倫丁把他領進了思科。

當年錢伯斯傲氣十足,有過在王安公司和IBM任職經曆的他,還看不上思科已經年營業額幾千萬,市值不過六億美元的公司,不過應聘時候,瓦倫丁卻告訴他,“如果你真的像你以為的那麼出色,那你為什麼要去一個形勢一片大好的公司,或者一個已經成熟的公司呢?你應該去一家準備好了要起飛的公司。”

正是瓦倫丁的這番話,讓錢伯斯加入了思科,並真的帶著思科起飛了。

不過任是記者如何調查,也不知道瓦倫丁口中的另外一個對他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人是誰,而那時,看著《思科奇跡》的人,卻是會心一笑,心中想著多年前第一次見到劉洵時候劉洵便和他說過要成為另外一個微軟的野心,而今,當初那個野心,終究變成了現實。

錢伯斯一直堅持認為,思科的成就與劉洵脫不了幹係,他在日誌中寫道,在思科一路騰飛的那段時間,他始終是以劉洵的那段話為動力,以微軟為目標,以劉洵的那句話為目標,最終才讓思科取得了那樣巨大的成就。

終究是曆史影響了人,還是人影響力曆史,又哪能說得清楚,起碼,另外一個時空的時候,錢伯斯肯定不是以劉洵的那句話為奮鬥目標的。

閑話少說,這邊分別之後,在當天晚上,劉洵便感到了舊金山,並與瓦倫丁在思科的總部相會,當然,這次是劉洵一個人過去的,薛璫舞和周裴婠都留在紐約。事實上,劉洵感覺,自己此刻居然有些大忙人的感覺,來到紐約之後,想要和他見麵,都要排檔期,例如,此刻的特克斯便異常的鬱悶,因為他需要等待劉洵從舊金山回來之後才能和劉洵見麵。

這是劉洵第一次見到瓦倫丁,見到這個日後的矽穀投資之父,當然,這時候的瓦倫丁,還隻是出局氣象,紅杉資本的名氣也沒有後世那樣的鼎鼎大名。

此時的瓦倫丁,除了掌控著紅杉資本之外,他還是思科的董事長,思科24%的股份變動,肯定是要經過他這個董事長的手的,而且這部分股份的投票權還在他的手裏邊,而勒娜夫婦,對於那部分的股票,除了定個好價錢之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處理權限,無論如何,瓦倫丁都是繞不過的人。

兩人的接洽倒是顯得異常的輕鬆,劉洵對瓦倫丁風投之父的身份很是敬仰,瓦倫丁則驚奇於劉洵小小年紀便已經擁有了一套成熟的經營管理的理念,而且似乎對各個方麵都有所涉獵,當的是見識非凡,哪怕是說起風投,劉洵也哼和他交流幾句。

當談到劉洵為何想要接手思科的股份的時候,劉洵微微笑了笑,開口道,“其實正如瓦倫丁先生做風險投資,喜歡投資於賽道而非賽手,在這一點上,我和瓦倫丁先生的看法相同,事實上,我也始終認為,投資於一家有著巨大市場需求的公司,要好過投資於需要創造市場需求的公司。”

“哈哈哈,親愛的劉,你似乎對我很了解,很熟悉我的投資風格,甚至還給我做了概括,投資於賽道而非賽手,說得好啊。早就聽錢伯斯說起劉先生擁有一套成熟的經營理念,現在看來,他對你的形容還是要差了些,劉先生不愧是來自中國的少年俊才。”

“下注於賽道,而非賽手”,這是瓦倫丁在幾年之後曾經在公開場合說起過的他的投資理念,或許現在他已經形成了這樣的理念,隻是沒有公開的談論過,總之,劉洵的第一句話,便異常的對他的胃口,高看劉洵一眼。

瓦倫丁的投資理念,或許是沙丘路上最著名的一句專屬於風險投資業的方法論,也是行業內引發爭議最多的名言。表麵看來,這句話似乎太過看輕企業家精神對於創業公司的價值,而且顯得頗為個人經驗主義。

在瓦倫坦創立紅杉之前,他曾在仙童半導體和國家半導體兩家公司擔任銷售方麵的要職,被認為善於讀解市場變化,並知道如何應對這些變化。而他個人的風險投資教育也來自於國家半導體時期的經曆,因為當年其規模尚小,資源有限到甚至不能為全部客戶提供產品,就必須有人來判斷哪些客戶前途廣闊,值得長期合作,哪些客戶需要果斷拒絕。負責這一決策的瓦倫坦必須根據對方公司的市場前景和短期產品的商業價值來不停做出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