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中海混亂伊始(1 / 2)

到了八號的清楚的時候,老何與劉澤軍兩人雇傭在中海排隊的人馬已經達到六千之眾,而這時,整個中海雲集的股民也超過了七十萬,整個中海市,此時都處於一種詭異的氣氛中,中海市六十萬的原住民,此時倒有一般人聚集起來排隊,中海的大部分工廠都完全停了工,職工被老板雇傭去排隊。

八號的時候,奔赴中海的股民數量也明顯增多,各地之人依然在源源不斷的趕赴這裏,中午時分的時候,粗略估計,給個發售點排隊的股民都達到了三千名左右,也就是說,三百多個發售點的股民加起來的話,已經超過了九十萬人,而且,這個數字還是不斷的增加之中,到明早正式發售之前,突破一百萬人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當然,人多了,自然就會比較混亂,事實上,在今天的時候,因為排隊的事情,各個代售點排隊的隊伍都有不同程度的混亂,有些甚至出現了械鬥的情況,為此,整個中海市八千名的警察全部在各個代售點維持秩序。

王雲廣考慮到有可能發生的事情,甚至征調了一千六百名的武警戰士協助維持秩序。同時,市委書記李伯瑾大約也感覺到了不妥,牽頭成立了指揮部,統籌共計9600名的公安和武警戰士來加強組織協調維持秩序,在他想來,有這麼多的國家暴力機構介入,應該不會出什麼事情,不過很顯然,他低估了金融機構人員的貪婪,也低估了股民的熱情和失望之後的憤怒。

劉洵還特意到發售點的地方去看了看,這會兒,21個交易所三百多個發售點,全部排成了長龍,不過在見識到了大家排隊的情景的時候,劉洵還是忍不住的感慨良多。

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其實全部都是經曆過“排隊的年代”的,70年代以前國家缺糧食,缺棉花,缺鋼鐵,缺煤,缺電,夏天缺西瓜,冬天缺青菜,一年四季都缺豆腐粉絲花生油,買東西要靠各種票,要排隊。80年代的時候不缺吃的了,可是缺彩電冰箱洗衣機,依然還是需要排隊購買。所以,緊缺的感受讓那個年代的人們在購買商品時既瘋狂又有耐心,既有激情又有韌性,也讓人人精通了排隊的藝術。

就像這會兒,他們便要用這種排隊的精神和這種藝術去搶購新的短缺商品———股票認購券。

現在已經到了8號,明早便開始發售抽簽表,這些排著隊的人都是晝夜不散,當然,若是此時有人跑到發售點排隊的長龍中去看的話便會知道,此時,最引人注目的東西不是人,而是人群中的一張紙。

這張紙它一次又一次地傳到每人手中,又由後來者接過去,紙上密密地寫著人名。其實,人的名字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每個人名前邊的序號。這種把人編成號碼的辦法乃是百姓自發創造,並由眾人選舉的“龍頭”付諸實行。按照規定,“龍頭”每隔兩小時點名一次———不是叫人名,隻是叫序號,比如“三六五號”,或者“五六三號”,聞者立即答“到”,無論晝夜,不得間斷,倘若兩聲之後沒有“到”的回應,“龍頭”當即將該號碼連同人名一並劃去。

不得不說,老百姓的智慧卻是是無窮的,劉洵也頗多的感慨。

自然,排隊的人也不都是安分守己的,想自持武力插隊鬥毆的都不在少數,好在老何他們雇傭的人大都以一百個人為一組集體排隊的,人多勢眾,倒也不虞被人欺負,這麼大一個團體,也不會有人不長眼的去招惹,所以情況還算不錯,不過那種火爆的程度,確實讓老何目瞪口呆,也真正的漲了見識。

到了下午的時候,劉澤軍也從昌平趕了過來,這會兒中海市排隊的人已經相當的多了,再從昌平找人過來排隊,肯定在靠後邊的位置,指定買不到抽簽表的,劉洵就不讓劉澤軍在昌平白費功夫了。同時,劉澤軍過來的時候,還帶過來了兩個大口袋讓人抬著。

江雪嫵解開帶子一看,立馬便呆住了,兩個大麻袋裏邊,滿滿當當的全部都是身份證,劉洵卻是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心道,這個劉澤軍辦事還是很不錯的,這麼快便收集起了這麼多的身份證,能力不錯。

成渝卻是目瞪口呆,“這麼多,這得有多少個呀?”

劉澤軍得意的一笑,“我在昌平的時候專門讓人稱了稱,一公斤的身份證有八百個,嘿,這兩大口袋,不多不少,正好一百公斤,你說有多少個?”

“我的天呢,八萬個,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