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洵是在3月13日離開中海市,這一次,他算是滿載而歸,所以,離開中海市的時候,劉洵的心情異常的高興。
讓劉洵高興的理由自然很多,首先便是,中海市市政府決定3月11日重新增發的5億股新股,劉洵獲得了不少的份額。
之前劉洵便留下了不少的人手,而且排隊都很靠前,所以,新股增發,劉洵留著排隊的四千人,基本每個人都成功的購到了抽簽表,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買到了一千股的新股。
每人一千股,那四千人便是四百萬股,中海市此次增發總共才五億股,劉洵這麼一來,便占到了總發行量的千分之八之多。要知道,此時全國股民一百多萬,他們幾個人便購到了千分之八的量,不得不說,已經很多了,相比起其他的股民來,那實則是多得不得了。
其他人,即便是有人雇傭人馬來排隊購買抽簽表,但是若論氣魄,還真沒人比得上老何。他們即便是雇人,頂多也就雇傭個幾十人上百人,雇傭超過千人的,總共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老何,另外一個便是唐心完。老何在聽到有人雇傭了五千人馬的時候還一陣驚愕,人生難得一知己,他事後還專門找這人把酒聊天好好喝了一番。
老何可不知道,別看此時的唐心完還名聲不顯,但是用不了多久,此人便用在中海新股發行上積累起來的第一桶金開始創辦隆德,沒多久,便打造出一個超過千億的沙灘上的龐然大物。
當然,此時,無論是老何還是唐心完都想象不到兩人日後的際遇,唐心完此次的收獲,比起老何來,還是要差了很多的,他的五千人馬,總共才購得了不到兩百萬的股份,但是劉洵增發時候購得了四百萬,再加上之前購到了三百多萬股,也就是說,此行中海,他們共購得了七百多萬的新股,超過了總發行量的千分之七。
這七百萬的股份,投資一千五百多萬的人民幣。每股新股的花費為2元左右,股價占一半,抽簽表的費用占一半,所以,七百多萬股總共的費用約為一千五百萬出頭。
這部分的費用是大部分是劉洵出資的,成渝和江雪嫵兩人一人出了一百五十萬來投資,是劉洵給她們兩人賺零花錢的,所以,劉洵總共出資了1200萬。
至於老何和劉澤軍,按照兩人之前和劉洵談好的,他們兩人負責雇傭人馬和收集身份證,後續的股份操作也交給這兩人,同時人員費用等由他倆支付,所以,這兩人總共也有百分之三十的分成。
人員雇傭的費用了,他們總共雇了六千多個人,這些人的吃喝拉撒外加工錢,以及收集這麼多身份證的錢,加起來也有一百多萬左右,其中,單單工錢便有**十萬。再加上這兩人來回奔走雇傭大批的人馬,還要負責跑腿做苦力,兩人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劉洵倒也不虧他們。
當然,這些對於劉洵來說,不過是意外之財,而且隻是小錢罷了。
劉洵原本已經無意在國內的股市上邊瞎鬧騰了,國內的水太渾,池塘了太小,已經裝不下他了,這次不過是恰逢其會罷了,原本他可沒這個打算的,若不是那天恰好聽到這事兒,估計就沒了這次的中海之行了。
至於此行的那點收益,劉洵倒也不大看在眼中,要不也不會慫恿成渝和江雪嫵各自出資了一百五十萬。
實際上,按照他的估計,過個一年半載的,這部分的股份,或許能有個幾倍十幾倍的增值,到時候,七百多萬的股份,估計也能有幾千萬的收益,不過無論是和土地證還是和碧桂苑,都沒有可比性,更不用說還有思科這個超級BUG,所以,這部分的股份,對劉洵來說,不過是玩玩罷了。
當然,對他來說是這樣,對老何和劉澤軍以及成渝、江雪嫵來說的意義肯定不一樣,劉洵能不重視這點錢,他們可沒有這樣的底氣。
不過這部分的股份想要獲益,還需要等好長一段時間,肯定不是現在。
3.10股瘋影響巨大,除了政治影響之外,對國內剛剛發展起來的股市也有重大的影響,尤其是對中海股市,造成的影響相當嚴重,中證指數應聲而跌,從344點跌到今天的298點,而且,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隻怕會一路跌下去。
根據劉洵在另外一個時空的記憶,中證指數在股瘋之後,隻怕會一路下跌到一百六十左右才會開始反彈。所以,劉洵他們手裏邊的這部分的股份,至少要捂半年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現在卻沒有什麼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