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番外二(1 / 3)

最近, 朝臣們奏請聖上納妃的折子一道接一道往禦前呈遞。

起因是萬壽宴上的一個小插曲,提醒了大雍的文武百官,他們的聖上如今後宮空無一人, 更別提有皇嗣了。

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身為一國之君, 最重要的職責之一便是留下皇嗣,傳承皇位, 穩定國家,使得大雍王朝千秋萬代, 江山永固。

但朝臣們遞上去的折子,無一例外都石沉大海,聖上沒事人似的照例處理朝政,就是不提納妃。

幾日後,大臣們忍不住了,早朝時當眾奏請聖上:“臣等請聖上廣納妃嬪, 充盈後宮, 為我大雍綿延子嗣!”

聖上心不在焉地喝了一口茶,語氣喜怒難辨:“諸位愛卿如此著急,可是家中有適齡女子, 要送入朕的後宮啊?”

跪在地上的老臣們麵麵相覷,一時不敢吱聲。

這時,禮部尚書大著膽子回道:“啟稟聖上,依照大雍慣例,聖上應當開啟大選, 自民間選取家世清白、相貌端正的好女入宮, 為大雍皇室開枝散葉!”

此言一出, 眾臣來了底氣, 齊聲高呼道:“請聖上為了江山社稷,廣納妃嬪,綿延皇嗣!”

聖上有意無意瞥了一眼太傅,不疾不徐道:“朕心中已有所屬之人,非他不娶。”

滿朝文武皆驚,竟有這回事?

“朕非他不娶,但他卻不願嫁給朕。”聖上繼續道,“因此,朕無意納妃,眾卿不必再勸。”

朝臣們不由竊竊私語,到底是哪家姑娘,膽敢拒絕大雍最尊貴的皇帝?

“既然如此,聖上更應該將目光投向其餘好女。”又有大臣諫言道。

聖上歎息一聲:“可惜,這世上再沒有比他更好看的人了。其他人,朕都看不上。”

“聖上,娶妻當娶賢,豈可——”

“你們的意思是,朕做了皇帝,連自己想娶什麼人都做不得主了?”聖上俊容一沉,重重放下茶盞,“朕是你們的傀儡嗎?”

“臣等不敢!”金鑾殿內頓時跪了一地,朝臣們戰戰兢兢地垂下腦袋,額頭上甚至滲出汗來。

高坐於龍椅上的年輕帝王喜怒無常,高深莫測。十八歲登基,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短短兩年功績便趕超先帝,可以想見,未來在位的幾十年內,將會建立一個如何繁榮昌盛的大雍王朝。

誰敢把這樣的君主,當作傀儡?

此次上奏,就這樣不了了之。

過了一段時日,朝臣又開始蠢蠢欲動,試圖慫恿太傅諫言。在他們看來,帝師的麵子聖上總不好駁斥。

太傅應了,早朝時雲淡風輕地奏請聖上納妃。

眾臣屏住呼吸,隻見聖上麵色陰晴不定,好半晌後才開口問道:“你們究竟是想讓朕納妃,還是想讓朕留後?”

裴尚書上前一步,“聖上春秋鼎盛,多留皇嗣乃江山社稷之福。”

聖上冷笑一聲:“你們是生怕朕哪天撒手人寰,沒人繼承大雍江山?”

“臣等不敢!”滿朝文武又刷刷跪了一地。

聖上掃了眾臣一眼,“皇室宗親子嗣多如繁星,朕挑選幾個入宮親自培養,難道還怕大雍江山後繼無人?”

等他老了,大可從宗親後代中挑選合適的繼承人,若挑不到合眼合心的,另尋江山繼承者也未嚐不可。

至此,勸聖上納妃留後的聲音暫且平息。

大雍王朝曆史上有傳位於兄弟的先例,對於世家勳貴來說,隻要保證是皇室血脈即可,而對於寒門清流來說,皇帝賢明比什麼都重要。

又數日後,聖上任命內閣組織精通法律文書者修訂法律,補充了數條律令,其中包括允許同性之間通婚,同性婚姻同樣受到法律的約束和保護。

此令一出,瞬時在全國上下引起軒然大波,因其嚴重挑戰了封建禮教,引起保守派大臣的激烈反對。

大雍民風開放,但龍陽之好仍然是為人所不恥的,難登大雅之堂,豈能以律令的形式允許同性通婚?

於是,聖上特此開設辯論會,讚同派與反對派兩兩對坐,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辯。

經過一天一夜的辯論,最後讚同派以微弱優勢贏得了勝利,聖上蓋上璽印,頒布詔書發行新律法。

自此,大雍王朝成為第一個允許同性通婚的國家,並一直沿至後世。周邊番邦小國受到大雍王朝的影響,也逐步頒布了同性婚姻相關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