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廢史立牧?不!(2 / 2)

“哦。”

劉辯微微點頭,心下有些驚訝,看來靈帝對他還是有特殊對待的。

至於原因,他也猜不透那昏君。

不多時,殿內便整理好了,有小宦官出殿提醒張讓,於是張讓便將劉辯請到了殿內。

踏入殿內,這次劉辯倒沒有感受到一股撲麵而來的暖意,嗅到的胭脂香氣也比半個月前突然來見靈帝的那一次要淡得多,轉頭一瞧他不禁啞然失笑,原來殿內的窗戶都敞著。

由此可見,靈帝上一回其實也察覺到了,這次沒有犯同樣的疏忽,可惜劉辯還是嗅到了淡淡的胭脂氣。

跟著張讓走到內殿,劉辯便瞧見了半醉的靈帝正坐在一張矮案後,案上擺的並非是酒菜,而是棋盤。

這就要提到這段時間劉辯隔日便來拜見靈帝。

鑒於之前被靈帝有意無意地說了一句,劉辯自是想再好好裝一裝孝子,順便稍微履行一下作為兒子的義務,而靈帝似乎也希望與兒子親近一些,奈何父子二人實在沒什麼共同語言,再加之劉辯內心深處對這昏君亦有成見,父子二人每次見麵,幹坐著閑聊難免有些尷尬。

直到當時靈帝隨口一問:“我兒會弈棋麼?”

劉辯回答:“略知一二。”

於是自那之後,劉辯每次前來拜見,都會與靈帝下一盤棋,而靈帝也命人已提前準備好棋盤,父子二人一邊下棋,一邊靈帝再詢問劉辯一些生活、學業上的事,總算是避免了父子二人麵對麵幹坐著的尷尬。

“兒臣拜見父皇。”

“坐。”

因為已有過幾次的相處經驗,父子二人相處時也少了幾分尷尬與疏遠,待劉辯依言坐在矮案的對麵後,靈帝帶著幾分不解問道:“若朕沒記錯的話,我兒昨日才來見過朕,下一回要等到明日……”

從旁張讓連忙替劉辯說話:“殿下也是怕陛下厭煩,否則,殿下恨不得日日伴隨在陛下左右。”

“嗬。”靈帝笑了一聲,也不回覆,隻是看著劉辯。

劉辯沒來由地感到一些壓力,遂從懷中取出劉焉的奏章,岔開了話題:“父皇,請您先看看這份奏章。”

“唔?”

靈帝接過劉焉的奏章仔細觀瞧,旋即神色逐漸變得肅穆起來,同時也明白了劉辯今日為何而來。

半晌,他放下奏章,正色問道:“我兒怎麼看?”

劉辯拱手道:“兒臣以為‘廢史立牧’不可取……”

說著,他見靈帝抬手做了一個下棋的手勢,遂持白棋先下。

這也沒辦法,畢竟他的棋力比靈帝差得遠了,別看父子二人每次都能下滿整盤棋,但其實劉辯也知道,這是靈帝收著力,想多跟兒子聊聊罷了——不可否認,這昏君在琴棋書畫方麵的造詣,都要遠勝劉辯。

“為何?”

靈帝隨手下了一子,隨口問道。

劉辯一邊下子一邊說道:“州牧權力太大,易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麵。”

靈帝皺著眉頭說道:“可據劉焉所言,委任州牧,可加強對郡縣的控製……”

“兒臣認為劉刺史言過其實。”劉辯搖了搖頭,正色對靈帝道:“兒臣亦知曉,我漢室當前對地方郡縣的控製,確實是比較弱,尤其是在士族勢力龐大的郡縣,一郡太守的話其實並沒有當地士族豪強的話管用。但廢史立牧,當真能加強對郡縣的控製麼?”

他想到了曆史上的荊州刺史劉表,搖搖頭說道:“刺史也好、州牧也好,都是朝廷任命,其孤身一人赴職,必然會遭到當地郡縣士族的排擠,麵對這種情況,他也隻有兩個選擇,其一,與當地士族抗衡,有本事的,壓倒士族,反之,則被士族壓製。若鬥得狠了,不排除當地氏族肝膽殺官,甚至是叛亂,若一州士族皆沆瀣一氣,聯合對抗那刺史或州牧,朝廷也隻能將其罷免,以平息眾怨,父皇您說是不是?”

“唔……”靈帝微皺著眉點了點頭。

見此,劉辯下了一子,繼續說道:“因此,我想大多數的刺史或州牧都會選擇第二條路,即與當地士族親善、合流,久而久之,州牧不再是該州的外人,而好比是該州士族的領袖,他們擁護州牧,而州牧則庇護他們,長此以往,該州就出現了一個以州牧為首領、各郡太守為爪牙、境內士族為暗助的龐大勢力,介時若朝廷頒下的政令與該州士族利益不符,怕是整個州都會站出來,反抗朝廷。那時朝廷所要麵對,就不是一個郡的叛亂,而是一個州的叛亂。”

“……”

靈帝沉思不語,皺著眉頭思忖著劉辯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