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讓彙海投資資助了一些科學家的研究,研究PM2。5對人的身體健康的危害,並且頻頻在媒體上發表相關的文章造勢,呼籲國家將PM2。5列入日常空氣質量監測標準。
所以這幾年各種媒體都在宣傳PM2。5的概念,尤其是這幾年飛速發展的網絡媒體,宣傳的力度更大,讓廣大網民都知道了這個概念,這個概念也是傳得沸沸揚揚,要求國家將PM2。5列入日常空氣質量監測標準的呼聲越來越高。
這個時候,燕容係在上層也開始發力,推動PM2。5標準的實施,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且在今年重新修訂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PM2。5列入了日常空氣質量監測標準。
這當然是一個可喜的勝利,PM2。5並不隻是一個監測標準而已,它背後的深層次意義是喚起政府和人民對環境汙染的重視,要對環境汙染進行治理。
當然,要對環境汙染進行治理,勢必要觸犯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PM2。5的產生,主要是工業排放、汽車尾氣排放導致的,以京城周邊地區為例,那裏分布著數以十萬計的工廠,大部分都是汙染比較嚴重的重工業企業,如煉鋼、煉焦、化工業等,這些企業使用的燃料絕大部分都是燃煤,而且大部分是沒有經過清洗的燃煤,不少還是劣質的褐煤,它們也是京城周邊地區PM2。5的最主要來源。
其次,便是汽車的尾氣了,京城周邊是中國汽車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在這個時候,對於汽車油品的質量和排放標準還沒有那麼嚴格,所以這個時代的汽車排放尾氣裏麵的PM2。5的含量是非常高的,汽車尾氣也成了京城周邊空氣裏的PM2。5的主要來源之一了。
想要對PM2。5進行治理,就要對京城周邊地區的重工業進行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對油品的質量進行升級,對汽車的尾氣排放裝置進行改造,提高排放標準,而這些舉措,就不可避免的損害這些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因為這些舉措,都是要提高他們的成本的,而且提高的幅度還不小,可想而知,利益集團會怎麼樣來抵製這些舉措了。
當然,治理環境汙染也是曆史的趨勢,經濟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為代價,所以無論阻力多麼大,對環境汙染的治理也必須要大力推行。
國家配合PM2。5標準的實施,也出台了一係列相關的法律法規,其中,對企業的排放標準再一次提高了,並且明確規定,如果排放不達標的企業,環保部門有權勒令企業停產整頓,並且予以重罰;對汽車尾氣的治理,也在進行艱苦卓絕的鬥爭,首先是要求煉油企業生產出標準更高、更清潔的燃油,淘汰掉原來不能達標的油品,國家發改委會定期對油品質量進行檢測,並且對油品的價格、成本進行核實,對油品的定價更加慎重,其次,提高了汽車的尾氣排放標準,強製要求汽車生產企業對汽車上的尾氣排放裝置進行改造,減少PM2。5的排放。
這些舉措對空氣質量的改善當然是明顯的,但是也提高了這些企業的成本,因此反彈很嚴重。
像是京城周邊地區的這些煉鋼、煉焦企業,現在讓他們的排放達到新的國家標準,這等於是在他們的脖子上套上了一根繩索,他們的成本將會大幅度增加。為了達到排放標準,他們現在要麼不用煤,要麼就要用無煙煤,而且是經過清洗之後的無煙煤,不但如此,他們還要對廢氣經過處理,進行無害化之後才能排放出去,要不然的話,他們是不可能達到環保部門的排放檢測的。這些舉措當然都是要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生產成本的,可是他們本來利潤率就已經極低了,再提高成本,那就隻能是虧本了。
所以這些重工業企業進行了強烈的反彈,通過各種渠道發出了他們的抗議,他們也很是有恃無恐,因為他們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替當地政府解決了無數人的就業,當地政府不可能真正對他們怎麼樣的,投鼠忌器嘛,真把他們弄關門了,剩下的一係列社會問題,已經足夠他們頭疼了。
而那些煉油企業同樣也發出了他們的抗議,國務院發改委要求他們提高油品的質量,這就相當於提高了他們的成本,可是他們生產的油品的成本和價格,卻都需要發改委的核準,這也相當於掐住了他們的脖子。
同樣的,汽車生產企業也不滿意了,國內的汽車生產企業,要在市場上競爭,本來就是靠價格優勢,比起進口車,除了價格,他們沒有任何優勢,現在國家強製規定了他們的尾氣排放標準,讓他們對汽車尾氣排放裝置進行改造,這也相當於提高了他們的成本,這會讓他們失去原本占有的市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