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江一帆的臉色,江海不由得又想起了狄剛的話,他心道,隻怕八成是出了什麼大事了。
江一帆又對江海道:“你去年在虔州做的幾件事情,還是很不錯的。”
江一帆並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感情,對兒子說這樣的話,已經是最高的讚賞了。
江海笑道:“謝謝爸爸誇獎!”
江一帆也笑了起來:“你跟我還說謝謝啊!”
父子兩人相視而笑,頓時感覺那種長時間沒見帶來的疏遠感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江一帆道:“看來我們S省也要向你們虔州學習啊!”
江海問道:“學習什麼?”
江一帆道:“可以學習的地方很多啊,比如你們現在正在搞的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對我們S省就很有借鑒意義。S省是一個傳統的工業大省,不過這裏的許多企業都是傳統產業,能耗高,汙染重,利潤率低,現在雖然我們進行了許多努力,這些企業也還是步履維艱,看來很有必要進行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啊,這才是這些企業最好的出路啊!”
S省確實是中國以前的一個重工業基地,在這裏曾經有不少大型企業,都屬於傳統產業,這些年已經暴露出了許多漏洞和弱點,越來越式微了,江一帆這幾年在振興S省的工業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不過除了一些新興產業發展得不錯之外,對那些傳統產業的改造收效不大。
這兩年,江海搞的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倒是給了江一帆很大的啟發,他也打電話跟江海探討過這個問題,不過在電話裏當然是說不清楚的,所以今天跟兒子見了麵,他自然就談起了這個問題。
江海點頭道:“您可以在S省出台一些針對傳統產業的鼓勵政策,鼓勵他們進行技術革新,這樣既可以減少排放和汙染,也能夠提高勞動效率和利潤率,隻有科技創新,才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本啊!”
江海跟父親探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他有著超出時代的見識,所以他的話對江一帆還是很有啟發的。
江河和陳滔也吃完了飯,來到了客廳坐了下來,聽著江一帆和江海的談話,而何玉萍、江瀾等人則悄悄的帶著孩子們上樓去玩了,她們知道他們父子說的都是正事,所以是不會在這個時候打擾他們的。
江一帆不停的向江海提出問題,江海也在提出自己的看法,江河和陳滔也聽得津津有味,他們雖然不以搞經濟見長,可是對國家的建設也是很關心的,所以對這些問題也很感興趣。
江一帆道:“你們虔州的農業產業化搞得也很好,我們S省也有不少地方很適合種植水果等農副產品,有好幾個縣還被列入了全國優質水果生產基地,出產的蘋果等水果在全國也是很有名的,不過跟你們虔州的臍橙產業比起來,還沒有形成規模,離產業化就更遠了,現在當地政府雖然想大力發展水果產業,可是沒有什麼經驗。”
這幾年虔州的臍橙產業發展得紅紅火火,倒是在全國都很有名氣了,S省的一些地方倒是也很適合種植水果,他們出產的蘋果等水果絕對不會比虔州臍橙品質差,但是在產業發展上與虔州市卻差遠了,基本上還處於各自為戰的階段,所以江一帆也希望向江海取一點經。
江海便向江一帆介紹了虔州市臍橙產業化的一些經驗,包括怎麼鼓勵農民種植臍橙,怎麼改善種植園的基礎設施,實現機械化,提高生產效率,怎麼搞合作社,讓種植戶抱成團,去打市場,談價格,怎麼引進水果加工企業,提高農副產品的附加值等等。
江海對江一帆道:“爸,您也可以組織S省水果產地的一些幹部到虔州去考察一下,我們虔州市的幹部絕對不會藏私的,一定會把經驗全部都傳授給S省的幹部的。”
江一帆點頭道:“嗯,這個經驗倒確實要讓他們學一下,現在農民的生活實在是太困苦了,收入低得讓很多人想象不到,搞這個農業產業化可以讓他們的收入增長不少,能夠讓他們的日子好過很多啊!”
江一帆最早就是搞農村工作的,所以他對農民一直都有很深的感情,不管是到哪裏去工作,他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永遠都是農村問題,他致力的事業之一也永遠是如何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所以他說出這樣的話也並不讓江海意外。
江海點頭道:“是啊,現在中央取消了農業稅和各種提留、統籌,農民的負擔雖然少了許多,可是農民的收入還是太低了,要想真正改善農民的生活,確實是需要從提高農民的收入著手,而要想切實提高農民的收入,農業產業化也確實是最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而且這個辦法也能讓中國的農業得到發展,比其它的辦法要來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