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獨立電影”的概念,即是擺脫資本、自籌資金,甚至自編自導拍攝出的與商業電影不同具有更強思想性的影片。
獨立電影節的入圍影片,大多數拍攝成本都不高,而每年獨立電影節中,都有一些小成本電影會讓人眼前一亮。
羅景川和龐博的水平及鑒賞能力,在他們的圈子裏自然是很受認可的, 見兩人強力推薦《彗星來的那一夜》,一些受邀前來的導演也都有了興趣。
有人對展映電影比較清楚:“我記得是個挺年輕的導演,叫燕苒是吧?”
旁人附和:“我想起來了,和當下一個明星談戀愛,還有個cp是吧,年輕人挺會玩的。”
羅景川微微蹙眉,他從這人的話裏聽出了濃濃的不屑,雖然心裏不爽,但偏見這種東西, 無處不在,他還不至於為燕苒和徐睿得罪人,就當沒聽到。
龐博也點到即止,笑道:“雖然咱不是評委,但來都來了,有空就去看看,不會浪費時間的。”
有人很給龐博的麵子:“行,你都這麼說了,等我看看能不能抽出空。”
電影節一部電影展映的機會,也就兩、三場,這些人說歸說,大概率是沒時間去的。
徐睿和燕苒根本沒想過羅景川和龐博會去推薦他們的電影, 不知道,自然也就談不上期盼或失望, 就像兩人不知道展映時, 國內幾個視頻平台都派了人前來評估。
耿述, 資深影評人, 國內知名戲劇學院主修導演係、輔修文學係雙學位畢業, 做導演不太成功,但做影評人,他可是小有名氣,不過因為在影評人的圈子裏資曆尚淺,無緣本次電影節評委的工作。
除了做影評,他還和海豹平台合作,幫忙甄選值得引進的國內、外獨立的電影,以及有潛力值得扶持的國內年輕導演。
這些年他可是閱片無數,小成本懸疑影片,近些年少有像《彗星來的那一夜》令他印象深刻的,剛剛在片場,他感覺自己的大腦真的是在超頻工作,如果現實能像某些電影中那樣,把大腦的cpu做個升級,他是很願意掏這筆錢的。
一離開會場,他就給海豹負責獨立電影采購的主管打電話。
對方接的很快,合作這麼久, 彼此都比較熟悉了,講話比較輕鬆:“怎麼, 電影看完了?今天去瑞丹斯那邊有什麼收獲?”
耿述開門見山:“當然有收獲, 打電話就是給你推薦一部片子。”
這要是私事,海豹平台這邊的主管很想問問這片子騎不騎馬,但說得是正事,他立刻問道:“這才第一天,你看了幾部?這就有值得你推薦的片子了?”
按照流程,耿述會對所有看過的影片做一個簡短的影評,並附上表格打分提交給海豹平台,平台這邊再根據影片的內容、市場預期和獲獎情況,挑選適合引進的向對方報價。
眼下耿述省略了這個流程,第一天還沒結束就主動打電話推薦,說明電影質量完全得到他的認可了。
果然,他一問完,耿述就說道:“嗯,叫《彗星來的那一夜》,導演是燕苒,她之前找沒找你們談網絡版權的事情?”
提起燕苒,主管自然記得:“有這回事,我們之前談過價格,決定等電影節評選結果出來後再說,你的意思是這部影片很出色,能拿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