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報紙加上說書人的這個雙重作用之下,孫之獬他們在報紙裏麵夾的私貨,也吹遍了順天府和南北直隸的百姓耳中。
這不比枕邊風有用?
而這些說書人也是很無奈,他們仿佛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以前他們隻能夠翻來覆去說一些古代名將的經典作戰案例,又或者說一些道聽途說而來的鬼怪奇異之事。
就是這些內容,百姓們早就聽厭了。
這報紙的到來,仿佛給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一個個新奇的故事, 尤其是涉及到上層官吏的大新聞,深深吸引了普通老百姓的興趣。
第一個吃螃蟹的說書人,當天便掙得個麻盆滿缽滿。
光是打賞的銀兩,就不知道有多少。
這比後世那些十天半個月都沒見過一次打賞的撲街網文作者好多了。
其他的說書人一看這種情況,自然也不甘落後,趕緊投入到說報紙的這個行列裏麵來。
同時, 這些報紙裏麵的內容,也引起了廣大老百姓的討論。
“你們說, 這錢士升是不是真的那麼貪得無厭?”
“嘿, 那可不是嘛!我聽的讀報紙的說書人說了,一頭碩大的老母豬,他隻吃其中的一小塊筋肉,其他的那全部都是扔的。”
“就是,這個事情你還真別不信,我三舅的二老爺的姑爺的表弟的幹爹,那可是順天府的一個衙役,他可說了,當時抄錢士升家的時候,他就在現場,看著那搬出來的銀兩,堆得跟小山一樣。”
有百姓聽到這話,當場又是反駁道:“便就是這些內容都是真的,那我也不相信陛下的日子, 就過得那麼慘。”
“可不就是,報紙上麵說,陛下為國為民, 為了救濟災民,一天隻能夠吃上一頓飯,在平常老百姓家裏便是吃得沒那麼好,一天也有兩頓薄粥,我看這報紙上的內容,也十有八九不太真實。”
可是這些人的話一說出來,馬上又會被別的百姓會反駁。
“瞧你這話說的,那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陛下收繳了大量的髒銀是不假,但是陛下要用錢的地方也多吧!”
“對頭,就你看這南邊北邊西邊的受災流民,那是越來越多了,冬天的流民,麻煩就大了,這兩年你看這路邊城外的路邊和野外,不得餓死凍死大批的流民,可是你沒看今年這路邊枯骨就少見了,我出城遛幾圈也不見有什麼屍體。”
“那是為什麼?”
“這你還不懂?那些大量的流民,都被招進了陛下的皇莊裏麵勞作,要不就到西山去當礦工了。”
“聽說這西山挖煤的礦工, 就有將近二十萬人之多了,這些人吃的喝的,那不都得陛下撥銀子了?”
“這可是陛下的大功德!”
這討論的人裏麵,除了有一些是百姓之外,也摻雜了一些東廠和錦衣衛的臥底。
這些人也得也立刻出來接話,“沒錯,你看這城外的粥棚,那是陛下親自下令設置的,以前那些百姓喝的薄粥,裏麵也沒見幾顆米。”
“今年這陛下拿出了大量的銀子,購買了大量的米糧,這粥煮得厚厚的一根筷子紮著上頭,那都倒不下來。”
“還有城外那些沒能夠找到活幹的流民,陛下還給他們贈送了大量的無煙煤,讓他們勉強安全的過冬,還給他們搭了擋風的棚子,這些不都得從陛下的內帑裏麵撥銀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