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絕聲衛,是明初聾人將軍楊仲開,聾人大謀士呂不用給朱元璋創建的。
絕聲衛裏麵的成員基本上都是聾人,又或者是耳朵聽力有缺陷的這些人。
聾人在大明絕對不少見,根據曆史的資料記錄,大明的聾人隻有四千萬元之多。
至於絕聲的曆史,就要從宋朝開始算起了, 宋仁宗有一名聾人護衛叫楊義;
楊義有一個後代叫楊正,是南宋崖山唯一幸存的聾人武士;
楊正的孫子,楊仲開就是大明絕聲衛創始人第一任指揮使,他們一直被朱元璋用來無情殺功臣;
之後楊家一直朱家管理絕聲衛。
比較有名的就是,正德時期的絕聲衛指揮使楊德,也是王陽明的聾人學生;
而現在絕聲衛的都指揮使叫做楊啟聰。
這個人在曆史上, 也是崇禎時期的絕聲衛最後一任指揮使,是鄭成功麾下的聾將;
學生會雖然是聾人, 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優勢。
那就是他們可以通過讀唇語, 來了解到別人說話是說了什麼。
哪怕離得很遠,他們也可以通過讀唇來獲得一些情報,這就是他們的優勢。
所以這個絕聲衛不但是天子親軍,負責保衛陛下的安全,也用來作為監察大臣的特殊用途。
最難的就是聾人本來就不好生活,甚至會被常人所歧視。
他們被大明的親軍招募了之後,一躍而上,成為天子親軍,對大明皇帝可謂是忠心耿耿。
在這些方麵,絕聲衛對朱由校的忠心,甚至比錦衣衛和勇士營對朱由校的忠心,還要來的更加真實。
所以朱由校之所以把最先進的天啟二式步槍,裝備到絕聲衛之中也是這個原因。
當時朱由校在訓練新軍士兵的時候,也用新軍的那一套,對絕聲衛進行了加強訓練。
所以他們使用天啟二是步槍, 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甚至憑借著絕聲衛本來就有非常強大的戰鬥力。
甚至可以說, 絕聲衛他們的作戰能力, 甚至比新軍還要強大。
“絕聲衛指揮使楊啟聰,雖然年齡不大,但手上的本事很是了得。”
“一杆天啟二式步槍,他一個人就可以用,不需要任何人的協助,也算得上是一個少年英雄。”
“到時候,我會讓楊啟聰把他的絕聲衛也調到這個京營來,你們到時候好好相處,學一下怎麼配合,不要讓朕失望。”
其他的幾個將領聽到這些話紛紛應了下來。
現在離開戰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如果隻是訓練配合的話,時間也已經足夠了。
朱由校要看一下孫元化問道:“我要你製造出來的三千支左輪手槍,現在你是否已經全部製造好了。”
孫元化站了出來笑的說道:“陛下,這種左輪手槍的製造,比天啟一式步槍還要更加簡單。”
“微臣通過增加人手和增加機器,如今已經鑄造出來了將近五千支。”
朱由校聽到這話也頗為高興,看來他給這孫元化封了一個克虜伯的爵位, 確實讓他頗為震奮。
原本朱由校隻是讓他鑄造幾百上千隻, 後來又給他撥了一批銀兩, 讓他增加鑄造, 但是也隻是要求他鑄造出三千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