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把所有的遼東將領叫到麵前來,一身鎧甲在身,腰裏提著唐劍。
這是唐劍跟明朝時候的寶劍樣式有很大的區別,唐劍看起來樣式更像是刀,他跟唐刀的區別,隻有劍尖那大概十幾厘米的區別而已。
但架不住朱由校就是喜歡唐劍,也喜歡唐刀。
上有所好, 下必趨之。
就像是盧象升這樣的人也不能免俗,既然陛下喜歡唐劍,那給他挎上不就是了,這玩意兒對他們又沒有什麼損失,所以軍中的將領本來就是武將出身的,腰裏麵得挎上一把唐刀。
本來是讀書人出身的,像盧象升,孫傳庭等人, 那得專門找一些名匠, 打一把唐劍挎在腰上。
不然的話,都顯示不出他們朱由校嫡係的身份。
不過一身鎧甲在身,加上腰裏挎著一把唐劍,讓這盧象升少了幾分讀書人的儒氣,多了幾分沙場秋點兵的殺氣。
他看著麵前這些遼東將領,臉上露出了和藹可親的表情,這隻是在於這些遼東的將領來說,這盧象升的笑容倒顯得有些猙獰了。
他們看了這盧象升年紀輕輕的模樣,就已經大權在握,成為了朱由校的心腹愛將,手裏還掌握著那麼強大的軍隊。
他們頓時也有些不滿,他們不是對著盧象升不滿,而是對家裏那幾個蠢貨不滿。
他們兒子甚至孫子的年齡, 跟盧象升差不多。
盧象升手握強軍, 而他們的兒子孫子就隻能在他們的庇護之下勉強度日,實在不可同日而語。
想到這裏,某些遼東軍的將領逐漸又硬了。
沒錯。
是他們的拳頭硬了。
他們恨不得回去對自己的兒子孫子抱一頓老拳, 罵上兩句“狗一樣的東西”。
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盧象升依然覺得自己笑得很溫和,說道,“我們把諸位將軍請到這裏來,也實在是被迫無奈。”
“這個遼東軍到底是個什麼情況,諸位比我還清楚,遼東軍號稱有幾十萬人,每年從朝廷拿出了不少的糧餉,但裏麵的士兵大多都是空額。”
這些遼東將領都沒有否認這個事情,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情況朝廷肯定已經掌握了,他們否定也否定不過去。
盧象升看到沒有人反駁,才繼續說道“很多遼東的將領都給朝廷上書,說朝廷每年撥給遼東的軍餉是不充足的,想必也不完全是真話。”
“就你們吃空餉吃到這種程度,還跟朝廷說軍餉不充足,恐怕就有點蒙騙朝廷了。”
“不過諸位將軍的本事朝廷還是相信的,若是今天對麵是諸位將軍在的話,那麼對麵的軍隊所表現出來的戰鬥力, 應該會更強一點。”
“當然了,也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甚至我覺得你們根本就不會反抗,你們會老老實實跟我們去京城,然後在遙控瞄準軍隊作亂,逼迫朝廷放你們回去。”
盧象升把遼東將領心裏的打算說了出來,他們當場也是鬧了個大臉紅。
他們這點小想法,朝廷又何嚐不清楚的,隻是以前被迫無奈接受他們的這種做法而已,隻是現在朝廷不願意接受了。
對於盧象升誇獎他們,認為他們指揮軍隊,作戰能力應該會更強,這一點也讓遼東的將軍臉色都好看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