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參加實驗的工匠們都提醒過朱由校說,不加焦炭光吹空氣,會使鐵水在爐中凝固。
隻是朱由校堅持要這樣做,工匠們也沒有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呢,這自然就是別人怎麼說,他們就隻能怎麼做了。
隻是出乎工匠們預料之外的是, 從爐底鼓進空氣後,情況出人意料。
那就是工匠們本來以為這鐵水倒進爐子裏麵,會凝固的情況沒有出現,反倒是這爐子裏麵的鐵水,竟然慢慢的變得仿佛要沸騰了一樣。
有一些道理,朱由校是沒有辦法跟他們說的,之所以這個爐子會產生那麼神奇的影響,道理也很簡單。
首先將鐵水中的錳和矽氧化,形成褐色煙霧逸出, 在這期間,鐵水中的碳也被氧化成二氧化碳。
如果他們有測量溫度的溫度計的話,他們就會發現,爐溫從倒入鐵水時的135攝氏度,大約上升到1600攝氏度,反應非常劇烈,象火山爆發一樣。
整個過程約30分鍾,而且不需要任何燃料,就可以煉一爐鋼。
接著,他將煉鋼爐從固定式結構改為可向一側傾倒,以使煉好的鋼水易於倒出。
使煉鋼爐成為可轉動的爐,即轉爐。
朱由校用這樣方法生產出來的鋼材,所打造出來的火槍, 直接比原來的重量減少了三分之一,再也不是原來的抬槍了,一個人也可以操作使用。
甚至他們的火炮, 也可以同樣采取這樣的鋼材來打造煉造鋼材的效率, 比原來幾乎上升了一半。
這樣的方法打造出來的鋼材裏麵,碳含量比普通的鋼材要低許多,這就給這種鋼材帶來了更加耐磨的效果,槍管變得更加堅固,壽命也會大大增加。
所以這種剛才打造出來的火槍配件,不需要打造像原來那麼厚,重量也比原來大為減輕。
重要的是這種火槍因為重量減輕了之後,還可以從馬上換子彈以及射擊,這簡直就是劃時代的產品。
孫元化獲得這種鋼材之後,經過他各種方法的試用之後,他也是驚呆了。
他原來的時候竟然還覺得這新鋼材的質量,能稍稍上升一點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沒想到竟然達到這種程度。
他迫不及待的用這種鋼材去鑄造新的天啟二式步槍,他把原來所使用的鋼材的厚度降低了三分之一,長度也適當的降低了一點。
至於這種步槍的結構,什麼的還是原來的結構,僅僅用了大半個月時間,他就造出了三支樣槍。
同時按照他們利用這種新的鋼材加上,朱由校給他們提供的內外自緊技術, 他們也重新鑄造了一門火炮。
這種火炮的重量也降低到了隻有原來的2/3。
他迫不及待地跑進到了紫禁城之內,請求麵見諸侯下,此時的朱由校正在為皇宮裏麵練字。
他穿越過來也有兩年多了,他是一手字也倒是練的可以,有幾分像模像樣了。
雖然他比不上書法家,但是要是後世發到網絡上,那也是能唬人的。
張桐走到了宮內,對著朱由校恭敬地行禮,輕聲說道:“陛下,那工部侍郎孫元化請求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