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有口福了(1 / 2)

沈飛跟著進了書房,大概掃了一眼,麵積有個十幾平方。

三個紅漆大書櫃,上麵的書籍看起來並不是很多,倒是各種文件檔案之類的擺的滿滿當當。不大的書桌旁還有幾個帶著輪子的小書架,應該是為了辦公方便。

整個書房說不上整潔,甚至有點雜亂,但一份雜亂中恰恰可以看出這位名義上的姨夫是個幹實事的人。

“坐。”

李佩森挪開桌上的文件,給各自倒了兩杯水,示意沈飛喝了口水後直奔主題:“你現在的職務還是編劇,對其他工作有沒有什麼想法?”

“您的意思是?”沈飛不明白他問工作的意圖,畢竟在名義上電視劇製作中心正是首都文藝的主管單位,所以說在工作中這位姨夫還是自己最大的上司。

“不是電視劇製作中心的事,現在畢竟正在經曆改革,製作中心以後也會改製,有可能會直接變成中央台的直屬單位,所以目前來說,製作中心也在找出路,這也是成立影視公司的目的所在。”

“那您的意思是不僅僅作為編劇進入公司,而是換個身份?”

李佩森知道他理解錯了,但也沒責怪,畢竟靠猜還是猜不出來。

“不是影視公司,是準備成立一個新部門”

“新部門?”

“對,前天中心開會討論,覺得隻靠這次合作估計不會有什麼作用,有些事你估計也不了解,製作中心現在除了其他單位掛靠的,老底子的那批人因為一些事件已經處於內退狀態了。”

沈飛聽到這些心跳有點加快,他知道有些事隻能入耳而不能去參與,哪怕是參與也要等到他羽翼豐滿再提。

看沈飛裝傻不接話,李佩森知道他明白了內部的一些套路,也不再試探他的敏感性,直接了當的說道:“現如今製作中心一直合作的的製作班子,除了其他幾個部級單位的文藝部門,其它全是京台的人。”

“您是想重新招錄一批?”

“沒錯,我想讓你有機會就去接觸一下海馬的人,畢竟你以後估計也要和他們打交道。”

沈飛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難道直接告訴他海馬快要解散了,這批文人作家終究不是搞公司的料。文人相輕可不是圖個口快的事,畢竟有太多的利益涉及在其中。

直接拒絕也不好,思索一番沈飛終究還是想把這個方向改改。

“姨夫,不瞞您說,之前文藝出版社的主編去商州談我這本書的時候,我好奇的問了他關於書籍出版宣傳當麵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我之前隻是寫了一些中短篇刊登在雜誌上,在界我還是一個新人,盡管那位付敏主編很是看好,但有些宣傳的事還是要做。”

“而他給我提的建議也算是比較普遍的辦法,那就是靠他們出版社合作的作者一起寫幾句推薦寄語,其中就有海馬的大部分人。”

“可是您知道麼,如今如日中天的王碩竟然不在此列。”

“你是說王碩?他也不應該請不動吧?”

“不,姨夫,不是他請不動,而是出版界已經準備把他隔離了。”

李佩森其實真正對海馬感興趣的人恰恰是王碩,可他畢竟始終是和文藝界打交道,現如今的筆杆圈子不是其中的人還真不太了解。

“那海馬的其他人呢?”

“海馬的其他幾個作家編劇那位付主編雖然沒有明說,可是也提醒我一句,那就是不要去,更不要想著融進他們的圈子。”

“其實,那位付主編甚至直接暗示海馬估計要解散了。”

李佩森沒再繼續問他究竟是怎麼暗示的,因為他覺得這種事不管是暗示還是明示,海馬的分崩離析估計也不遠了。

“姨夫,我有些話不知道該不該說?”

“你說。”

“其實我自從進了電視台就一直找著機會想來首都發展,不是因為別的,就是現如今地方台的資源太少了,我們省每年下撥的資金幾乎都用在了戲曲片上。”

“並不是我不看好戲曲片的發展,恰恰相反,現如今戲曲片的市場特別繁榮,我們省的音像出版社應該是行業裏家底最厚的單位。”

“可是這種繁榮背後有很大的問題,那就是新一代電影電視人完全進不了這些圈子,所以我才如此熱衷於來首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