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第097章 漁翁得利(1 / 2)

【卷二: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第097章 漁翁得利

【卷二: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第097章 漁翁得利

第二天早朝,秦天佑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宣告了自己的決定,讓大家舉薦合適的武將掛帥出征。

靖國的武將其實有很多,什麼威武大將軍,安國大將軍之類,秦天佑坐在龍椅上伸手一指就是一個,但最後大殿裏一半以上的人都選擇了安淩傑。

對於這個結果,秦天佑並不意外,安家勢力龐大,門生眾多,這本就是在預料之中的,他也沒指望會有人站出來義正言辭的反駁。

再者說,上陣殺敵也不是件簡單的事,一不小心就會丟掉性命,主帥需要智勇雙全,就安淩傑的能力而言,的確是最佳人選。

事情最後也就這樣定下來了,由安淩傑掛帥,親自帶兵出征,然後又由朝臣舉薦,或者主動請纓,確定了一批隨行將領,擇日啟程。

他們無非也都是些與安淩傑沾親帶故的人,要麼是安氏的旁支,要麼是得意門生,抑或是乘龍快婿。

安氏一族也確實強盛,自從安淩傑的父親跟著禦駕親征的高祖皇帝出去征戰了一回,回來後加官進爵自是不用說,後代居然也大多驍勇善戰,愈加穩定他們在朝中的地位。

退朝之後,秦天佑有些頭疼的離開大殿,回到禦書房,還沒來得及批閱今天呈上來的奏章,便有人來稟報,安淩傑父子求見。

該來的還是來了,想躲都躲不掉,秦天佑無奈的放下剛剛才拈起的朱砂筆,讓他們進來。

安淩傑身穿朝服,目光如炬,進來之後朝秦天佑拱了拱手,聲如洪鍾的道,“老臣年事已高,若非事關重大,老臣也不會在此時主動請纓出征。”

秦天佑賜了座,正襟危坐,很客氣的道,“愛卿一片赤膽忠心,朕深感欣慰,等愛卿凱旋歸來,必當重賞。”

安淩傑年近五十,卻一點都不顯得老邁,依舊氣勢如虹,大有寶刀未老之勢,秦天佑在他眼裏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孩子。

他聞言爽朗的笑了兩聲,“忠君愛國乃是老臣的分內之事,不求重賞,隻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日埋骨黃沙也有臉麵對先皇。”

秦天佑笑了笑,順著安淩傑的意思讚賞了幾句,“愛卿為國為民,乃國之棟梁,滿朝文武之楷模。此次有你出戰,相信西陵國必定會聞風喪膽,不戰而退的。”

他嘴上這樣說著,心裏卻冷笑,你要真有這麼大本事,現在坐在龍椅上的也不會是我了,怕是早已被你們給謀朝篡位多時。

一直插不上話的安越澤見縫插針的說了一句,“皇上有所不知,爹爹向來教導微臣,忠君愛國乃是臣子本分,並且一直身體力行,為我們這些後輩做表率。”

秦天佑點點頭,露出一臉的欣慰,“有臣如此,夫複何求。”隻要沒有覬覦他秦氏江山的野心,安家也的確是算得上護國良臣。

安淩傑覺得氣氛差不多了,這才直截了當的道,“老臣出征倒是沒什麼問題,唯一放心不下女兒,時刻擔心著在後宮之中可會有人想要欺辱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