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兩個人的工作結束的都很快。
雖然比預期慢了幾天,但李哲終於給自己的老書畫下了最後一個句號。
當這個漫長的連載徹底結束時,他終於有了一種放假的感覺,如釋重負。
林悠悠那期蛋包飯的視頻也已經準備很久了,隻差一個圓滿成功的逆襲作為結尾,做好之後直接拚接上去就行。
敲了一篇洋洋灑灑的完結感言,又順便預告了一下新書, 李哲伸個懶腰,發現小妮子正對著她的素材庫在發愁。
他已經早早想好新書要寫什麼了,但是林悠悠還沒有。
她直到現在,都還沒能確定下一期視頻的主題究竟為何。
自由職業,當作副業的時候確實很自由,你甚至可以做到為愛發電, 因為不在乎市場,所以創作幾乎沒有瓶頸, 可以隨心所欲的輸出內容。
可一旦帶上了功利心, 那就很容易處處受限,顧慮這個顧慮那個,最後迷失本心。
林悠悠以前就是隨手記錄一下生活,當做一個特殊的日記在運營自己的up號,結果發現還有錢掙,就當成了一個習慣一直堅持了下來。
現在想要轉成全職的話,就必不可少的要經曆這段迷茫期。
給這小妮子溝通開導一番,李哲接過她的電腦,在這滿滿當當、亂七八糟的素材庫裏翻找起來。
各種照片、各種視頻,要不是今天看了一眼,他都不知道小悠隨手拍了這麼多東西,就這還已經是被她一輪輪篩選過了,留下的都是些‘或許能用的精華’。
“其實你也不用太過於追逐熱點, 生活區最近才剛剛興起, 也沒有什麼真正的扛把子, 大家都和你一樣還在摸索, 所以沒必要太過焦慮。”
李哲搜了一圈,發現目前活躍在生活區的這些先鋒軍,除了極個別是從其他區跳槽過來的老撲街,剩下絕大部分在此之前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up,他們的粉絲也都是最近才剛剛積累起來的。
林悠悠也在此列,唯一的區別就是,她是個一直窩在生活區的不溫不火的小up,單靠一個熱點視頻,讓緩慢增長的粉絲數驟然翻番。
“你可以在市場和自己之間做個平衡,畢竟市場這麼大,你總能找到和你相覆蓋的交集,繼續做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李哲按著人氣排序,在一眾視頻裏迅速滑動,雖然五花八門的,但內核基本就是那幾大類。
最多的就是玩噱頭的,抓住人們的獵奇心理,簡單好做、量大管飽,拍一些大家都能做、但是又沒幾個正常人願意花這樣的時間或金錢去做的事情,比如買一個100塊錢的雞蛋餅。
其次就是做美食的。
生活區向來不缺美食博主,但基本都無人問津, 美食教科書式的教學up, 隻需要那麼幾個龍頭就夠了, 剩下的小魚小蝦很容易連湯都喝不到。
他們失敗的原因也很簡單,視頻大都直接在自家廚房裏拍,燈光不到位,畫麵暗沉沉,環境看著也很簡陋。
一個冗長的視頻,簡單記錄了燒菜過程,有的甚至連字幕都沒配,更別說基礎的剪輯潤色了。
這樣的視頻,製作的太粗糙,在賣相上就稍遜一籌。
在這方麵,李哲對於林悠悠還是很放心的,她的視頻和她這個人一樣精致,看著就很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