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三十一章 識於微時(1 / 3)

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三十一章 識於微時

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三十一章 識於微時

我路過那麼多風景,都遇不到你。

——溫謙

冬日裏了,天真是冷極了,卻遲遲不見落雪。班婕妤拿著小鋤頭到庭中的合歡樹底動手挖著什麼,李平如何勸解都無果。

漢成帝見這陣仗,不動聲色地搶過她的小鋤。班婕妤也不攔,退至一側,看他挖出他們一同釀製埋下的合歡酒。

李平在殿裏起了暖爐溫酒,擺上精致的樽後退下。退至殿外,她想起班婕妤教過她的那句,“銀觥金觴兮俱言歡”,開心地想著陛下與班婕妤冰釋前嫌了呢。

漢成帝親自斟滿他們一同釀下的合歡酒,舉杯道,“青裳,朕有三個願望,飲下此酒,隻盼能一一實現。一願匈奴無犯,天下清平安定;二願你我長命安康,相伴一生;三願你莫要怨朕,展顏如故。”

言罷漢成帝仰頭飲盡杯中美酒,班婕妤卻一滴未動。他心裏始終有愧,緊張地摩挲著手裏的樽。

聽她慢慢對他道,“陛下,你可知,其實我總是想起劉驁從前的樣子。那時的他,單純得似個不諳世事的小孩,一雙大眼睛似會說話一樣,裏麵好似有星星。但我一度覺得慶幸的事,是劉驁是如今的樣子。因為,人總要學會自己一人麵對著紛繁複雜的人世。我也會想起他來,想起他一個人,站在耀眼的宮燈之下,眼裏閃爍著的淚花。因他有著尊貴的身份,所以,總是成為偌大的漢宮要仰望之人。我想,他一定極其厭倦吧?總是以這樣的身份在不同的場合被提及,會厭煩的吧?我還記得當年他同我說過,他想脫離祖上的光環,僅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自己想要太平盛世。所以啊,劉驁,我相信他。即使不是生在富貴的家庭,沒有尊貴的身份,他依舊是最為優秀的劉驁。依舊是,天下間僅有的一個,隻是站在那裏,就會閃閃發光的劉驁。”

對於班婕妤直呼他的名諱,漢成帝也不惱怒,隻把手裏的的樽捏得緊緊的。

回憶起他們極好之時,她是那般的光芒萬丈啊。他為了能夠時刻與她形影不離,特命人製作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以便同車出遊,但她僅用一句“賢聖之君皆有名臣在側,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來拒絕了。他知她言之成理,同輦出遊的意念隻好暫時作罷。

當時王太後聽到她以理製情,不與皇帝同車出遊後極為欣賞,對左右親近的人讚道:“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這般高的評價,一時之間廣為流傳。

他也以為,她是她的賢妃,他定能成為賢明的楚莊王才是。

漢成帝鬆開樽,隱約覺得他們再也回不去了,可卻不死心地問她,“那日你不肯與朕同輦,朕頭也不回地離開,可走了一半又停住了,你可知為何?”

班婕妤語氣輕鬆地道,“我不知。”

漢成帝真誠望她的眸光,她卻避開了他的目光,“我特意行至半途等你,等你,輕聲喚我。”

哀莫大於心死。班婕妤隻是不想點破,莞爾一笑,“陛下,在這萬丈紅塵裏,一直會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別人的。就似一直會有些人,總是注定被人等待的。”

她並未把話說穿,也不想說穿,她隻想讓自己知曉:那些年,她為了等他,在不經意間,總是錯過一直在等她的人。

漢成帝整個人愣在那裏,忽然變得那樣地不知所措。

他還未來得及說些什麼,班婕妤突然離席跪拜,言辭懇切,“陛下,臣妾想到長信宮侍奉太後,懇請陛下恩準。”

他們之間的一切關聯,原來早已在他親手喂她喝下那碗墮胎藥時,淡然無存。晃晃悠悠地撐地站起,漢成帝覺得他是醉了,她也該是醉了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但他又如此清醒地明白,她所言字字句句皆是決心。班婕妤額頭觸手,未抬頭看漢成帝是如何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