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六十二章 放孔明燈祈福(1 / 2)

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六十二章 放孔明燈祈福

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六十二章 放孔明燈祈福

我從來都知道人世間的千萬種疾苦,可是卻從來不害怕去麵對並戰勝它們。

——溫謙

“你說什麼?太皇太後等著容美人一起到溫房看了曼珠沙華?”每年幾次的點燃孔明燈放飛天際祈福,已經是後輩們的事。像她和太皇太後這樣輩分的宮中長輩,是不用親自到場參與的。

佩姑姑確定她的反問,“是,太後。”

文太後抱著暖爐站在殿門前,幾次抬起頭仰望天空,等著孔明燈全部放飛後在空中綻放成點點繁星的模樣。太皇太後讓花匠培育的曼珠沙華,前幾年早就不再開放了。沒想到今年居然又開了!

“那可不是什麼好的花。”看來她的敖兒,還沒有帶著他的一眾嬪妃,寫好許願條,隻能再等等了。

佩姑姑聽得真切,也明白她這麼說的意思。太皇太後那麼寶貝那些花,輕易不讓其他人進去賞看。久而久之,宮中也有了不成文的規矩,鮮少有人靠近曼珠沙華的花房。

自從那樣的花入住溫房的那一日起,花匠們就小心的不能再小心地栽培著。沒料到前些年沒有再開花,嚇得負責培育的花匠驚慌地癱坐在地不停在哭,哭著哭著擔心被太皇太後責罰連累家人,竟然撞柱自盡了。

從那之後,照料曼珠沙華的花匠換了一撥又一撥,還以為不能再開花。萬萬是沒想到居然在這麼寒冷的天氣,又枯枝再放。

“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這幾天可都民間上墳的日子。花房裏那些曼珠沙華自然的花期,是開在秋彼岸期間。她卻不顧自然規律依靠人為蠻力,生生地把曼珠沙華的花期提前或推後了這麼多。”文太後想得到關於這種花的訊息,收回目光笑著看向佩姑姑。

“明朝遊上苑,火急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佩姑姑聽到,她又念起武則天的《臘日宣詔幸上苑》。

這首詩她還是第一次聽文太後念起,“佩姑姑,你可知道這首詩說的是什麼?”

“回太後,這說的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下旨令花神催開上苑的百花。花神奉旨,命百花齊放,唯獨牡丹傲骨錚錚,沒有奉詔盛開的故事。”佩姑姑本來想說到這裏就是了。

可文太後卻不想斷在這裏,“後來牡丹的下場如何?”

“傳說第二天武則天到上苑一看,隻有牡丹沒有勝芳,於是大怒,便使出來俊臣、周興他們慣玩的酷刑,用炭火燒烤牡丹的花枝。最後牡丹受不了炙烤,隻好跟著紛紛開放。但武則天餘怒未消,將牡丹貶去洛陽了。”佩姑姑頓了頓,雖然早就猜到她忽然討論這樣的武則天,不是偶然。

文太後垂下眼簾,又摸了摸套在暖爐外的套子,上麵繡的可不就是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樣嗎?

“每一種樹木花草,都有自己的時令。可武則天卻下旨命令花神,操控它們的時令,這件事看起來多麼荒唐!”也不知道這個暖爐套子出自針繡房哪一人的手藝,繡工精良耐看,倒是賞心悅目的好東西。

文太後摩挲幾次牡丹花瓣,用的是紅得深沉的繡線精細描繡出來的精美,“就連堂堂女皇都無法讓百花齊放,但是她卻做到了。”

這個她,說的是太皇太後。佩姑姑知道,想必她是由這件事又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索性她就沒有出聲。

“這麼多年了,她一直都以夜朝萬人之上的最高權力者自居。在她的心中,想必也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萬事萬物都在隨她的心意吧。”文太後一直用很平淡的語氣在說起對太皇太後的評論,她今晚說得這麼坦白,是佩姑姑沒有想到的。

估摸著也是上一次,太皇太後和她提了日後碑文上不寫一個字的要求,讓她不得不把太皇的作為和武則天作對比。

“佩姑姑,哀家許久不到溫房去賞花,不太記得那曼珠沙華是什麼習性了。在民間都有那些傳說?你還記得嗎?”文太後努力回想,也想不起來到底養在溫房裏的那些,都是什麼模樣。

這樣的花,確實不是什麼好的花。佩姑姑倒是認同她最先說的那個觀點,“太後,這些曼珠沙華花開開彼岸,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又看不到花,因此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傳這種花隻開在黃泉,是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每一個故去的人,都要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停在暖爐蓋上的手指微微彎曲起來,文太後笑了一笑,很快笑容就散去,“這可說不準,說不定日後看到這些花的人,是哀家。而乘王極樂鳥到極樂世界的人,是她。”

“奴婢真是不勝惶恐。”佩姑姑連連說幾次,她真不該說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