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七十四章 太廟祭祀
第二卷 但願君心似我心 第七十四章 太廟祭祀
多情總被無情誤。如有來世,我隻盼自己從未見過你。
——新陽公主
大夜的太廟,一直一來,可都是皇帝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
太廟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七間,東配殿供奉著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著異姓功臣的神位。而且,最早太廟隻是供奉大夜皇帝先祖的地方。到了後來,皇後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同意之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林銀臨穿著有長長曳地裙擺的帝後同在朝服,為的是和韓敖身上的祭祀龍袍相配。細河作為她的貼身宮女,自然一同跟來了。
正旦祭祀,是大夜朝一年一次的大型祭祀。不但要有當今皇上皇後一同前來主持,朝中的文武百官,也要沐浴更衣,換上新一年的全新官服,跟在帝後身後,組成浩浩蕩蕩的祭拜祭祀隊伍,來到太廟。
帝後二人,一定要並肩用相同的速度往前走。就算是林銀臨對韓敖再怎麼存著怨懟,在這麼神聖肅穆的時刻,她也不敢兒戲。
她端著一國之母的儀態,配合著一國之君的步伐,顧不上朝服的繁重複雜,更抱怨不得朝冠的沉重,難得嚴肅地和他一起,進到正殿舉行大型的祭祀活動。
這樣的時刻,沒有人說話。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太廟供奉著大夜朝最尊貴最有功勳的先皇和先重臣,他們每一個人隻能抱著虔誠跪拜的心,亦步亦趨地向裏走。
楊丞相在群臣之首,緊緊跟在韓敖和林銀臨身後一起步伐一致向太廟的正殿石階上走。和往年一樣,武將和文臣是分成兩排步調有序地按照官職大小從正殿一直站到正殿外廳廊下。
一路護送君臣進到太廟,平安無事,容爾回到武將那一排,他的前麵,站著的是林國舅和剛從西關調回來繼任公孫良衛將軍一職的呂子陽。
自從統領三軍的老將軍逝世後,韓敖再沒有任命誰做武將最高位的大將軍。沒想到他們這次,居然站在了三軍的最前麵。
期門軍和羽林軍,不得不敬遵皇命,跟在他們身後朝前走,統領的不服氣全度表現在臉上了。武將不像文臣,要是受了什麼委屈,在麵上都掩藏的很好,不讓別人看出一點點的不愉快來。
楊丞相本來也不擔心,到底那本附上他所謂罪行滔滔的本子落到了誰的手裏。卻從太皇太後不肯見他的那一次,參悟出些許後怕的道理。因此他負責安排的這一次正旦祭祀,他不想是他就任丞相後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作為輔助楊丞相安排的太監總管高英,忙得像一隻轉不停的陀螺。早早在新一年第一次的大型祭祀正旦祭祀的前三天,他就以皇帝口諭,讓文武百官齋戒,不飲酒,不食葷,不處理任何殺頭大案,不尋醫看病。
而楊丞相,則親自準備好黃案和齋戒銅人,安排皇上的祭祀活動等相關事宜。更是讓禮部的官員到太廟檢查祭祀犧牲的情況,確認所宰殺的牛羊符合祭祀要求。希望以這一次的開年大祭,在韓敖麵前好好地表現,想要將功抵過。
今天終於等到祭祀開始,楊丞相請來的祭司是大夜的得道高僧,不是哪一個禮部官員。
從遠處看過去,太廟正殿內和廳廊台階上,隔開既定的距離站著黑壓壓的群臣百官,在最前頭的是比肩而立的帝後。
哪知道高僧不對韓敖行大禮,隻是用串著佛珠的手朝他低頭微拜,“貧僧見過皇上,見過皇後。”
就連問禮的長樂未央與長樂無極,他都沒有說!楊丞相忍不住朝高僧看一眼。
沒想到韓敖反而親手扶他起身,“高僧多禮了。朕早有耳聞你是大夜遠近聞名的得道高僧,一直想要與你見上一麵,和你討問一些問題。今天終於得以相見。”
楊丞相一聽,這下馬屁還真是拍對了!也不枉費他拿出那麼多的香火錢給高僧修葺幾十座的破舊寺廟,安頓流離難民。
他隻好攜禮部官員一起上前先向韓敖行過三跪九叩大禮,以此作為在接下來的儀式中,可以免禮的舉動,而專心忙於祭祀進程。“皇上,午時已到,還請您正式開始進行祭祀。”
祭祀祈福,本就是一體的。林銀臨看得出韓敖對這一次的祭祀安排很滿意,這麼一來,也許楊丞相的那些罪行,也就可以一筆勾銷?
午時,代表著隆重的正祭必須按點開始了。禮部官員紛紛把各宗廟帝後的神位都迎接到大夜的太祖廟內,而在犧牲所、宰牲亭所宰殺的犧牲,也在這之後被送至太廟殿內。
容爾回頭一看,發現溫謙位列於文官隊伍裏,他站在小王爺韓逍的身後,神色如常地在看著韓敖袒露右臂親自前去迎接祭祀用的犧牲。那麼他是以公主儀賓的身份來的,還是以國商的身份來參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