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攝像機的講究(1 / 1)

第三十二章:攝像機的講究

……

【主體展開完畢,正在連接伺服主機】

【麥斯動力係統已上線,正在接入能源】

【主控智能已上線】

【氣壓不穩定…正在調整…調整完畢】

行星采集陣列的運作很快,三兩個小時便進行運作的初步階段,眼下,采集陣列已經能通過電離子風暴團獲取燃料能源,同時還能支持行星探測陣列的能源消耗。

在確認行星探測陣列和采集陣列運作正常後,藍幽關閉了四海旗鯨級的橫斷船艙。

通過盤旋在外的超微型攝像無人機能確實的觀察到,船艦的每個船艙都已經關閉,貨櫃牢牢的閉合著。

藍幽覺得該走了,便收回超微型無人機。

在有了太空艙技術後,人們為了將飛船周圍的圖像資料呈現給艙內駕駛員,曾經嚐試過多種多樣的方法。其中第一種方法,是根據船艦各個角度的掃描儀生成的數據,在艦長的腦海中描繪船艦周圍的真實景象。

不過,在深入實驗後,人們發覺這種方法在某些克隆飛行員身上會產生強烈的不良反應。

如惡心、眩暈、喪失方向感等。

不過,藍幽使用這種方法卻沒有副作用。

另一種方法,是將簡單的艙外攝像機直連到克隆飛行員的視界當中。

起初攝像機是被安裝到船艦的外殼,但是隨著電子武器的時代到來,這些攝像機太容易被敵人破壞。

除了給這些攝像機增加更好的防護及屏蔽設施外,某個文明想出了不知道該說是厲害還是蛋疼的方法。

那便是把攝像機安裝在超微型無人機上。

起初,隻是使用單架無人機,現在通常使用兩架來達到立體視覺效果。

攝像超微型無人機在離飛船的一定距離懸停,這是通過電磁引力和斥力的結合來控製的,還可以隨意更改超微型攝像無人機的飛行軌道,這意味著它們永遠不需要補充燃料或者能源。

船艦內的克隆飛行員可以通過其神經鏈接來控製無人機,這樣就能快速而全麵的觀察戰艦周圍的情況。

將攝像超微型無人機定位在戰艦的一定距離,可以使得它們不那麼容易被破壞,當船艦遭受攻擊時,攝像無人機受到的影響也會很小。

當然,無人機也有被損毀的可能,比如遭遇太空碎片的撞擊,或者被流彈擊中。在那種情況下,船艦駕駛員可以立即切斷和無人機的聯係。

因此,所有戰艦都有著充沛的後備超微型攝像無人機。它們被安置在船艦的防禦係統之外,與其費盡心思去保護,不如大量儲存,反正都是廉價的消耗品。

超微型無人機被放在特殊的無人機掛倉內,作為船艦的配件而和船艦生產出來。

藍幽在完成了等離子行星的放置作業後,又控製著四海旗鯨級躍遷到熔岩行星的位置。

和等離子行星的流程差不多,隻是相比等離子行星的情況要惡劣很多。熔岩行星上的高溫會侵蝕采集陣列,好在采集陣列至少能堅持個幾年,不需要藍幽盯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