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丫頭,進屋去吧,別在外邊待太長時間,你這才剛好,吹了風容易感冒”,媽媽提著水桶往南屋走去。
距離龍潛月醒來已經過去了一個禮拜。
再有一個禮拜,就是農曆新年了。
今天是小年,北方的習俗是家家吃餃子。
大街外傳來陣陣鞭炮聲。
“爸爸快回來了吧?”,龍潛月全身上下都包裹得嚴嚴實實的,隻露出一雙眼睛。呼出的氣,在睫毛上結著一層霜花。
“你爸剛才打過電話,說是到村頭了”,媽媽從南屋走出來,手裏端著鍋胚,鍋胚上放著生餃子,“雞蛋糕蒸好了,我給你放桌上了,快去趁熱吃,你三爺爺囑咐我,讓給你做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
龍潛月走到南屋門口,跺了跺鞋上的雪。
桌子上放著熱騰騰的雞蛋羹,碗旁放著一個白色的陶瓷調羹。
龍潛月取下帽子、圍脖,還有手套,又擦了擦眼睫毛上的霜,洗過手後,拿起調羹,吃起了雞蛋羹,隻是,她的腦中不斷回憶著關於爸爸的事情。
自從龍潛月回來後,還沒有見到過爸爸。
她爸爸在縣城做建材生意,主要賣石灰和沙子,跟很多工程都有合作關係。
年關了,龍潛月的爸爸忙著在外要賬,準備給工人開資,再過兩天,媽媽也會跟著進城忙活。
她那時候雖小,倒也不哭不鬧,有的時候跟著奶奶,有的時候在三爺爺家。
她隻記得每年大年三十早上醒來後,爸媽就回來了。
那時候,爸媽會帶回來很多包裹,包裏邊裝著一家人的新衣服新鞋子,還有吃食,以及給她買的數不盡的零食和玩具。
等龍潛月再大一些,他們家就蓋了新房。
新房子臨竣工,龍潛月的奶奶執意要有一個自己的院子,單獨開灶。
龍潛月的爸媽怎麼都勸不住。最後,龍潛月的爸爸花錢,在龍潛月三爺爺家後不遠處,買了一片地,蓋了一處院。
搬家那天,在前街住的二叔和三叔也來了。
他們把龍潛月家裏正用著的鍋碗瓢盆、菜櫥子、桌子和椅子,櫥櫃,還有一台黑白電視機,都搬走了。
龍潛月非常清楚地記得這一些,是因為,沒隔幾天,她爸爸就買回來一台彩電。
龍潛月從電視新聞上看到很多人手裏舉著花,遊走在大街上,臉上洋溢著喜悅。
她也模仿著電視上的人,帶上遮陽帽,手裏拿著大桌子上插著的假花,假裝自己也在現場,跟著一起歡呼。
那一年是一九九七年。
也是那一年,弟弟出生了,門外的梧桐樹被砍了,井水也變得苦澀難喝了起來。
龍潛月也搬去跟奶奶一起住。
後來,跟著奶奶長大的龍潛月,跟爸媽和小弟都不怎麼親近。
所以,龍潛月跟爸爸的關係,從她搬到奶奶家後,就一直不溫不火。
直到她上了大學後,才跟家裏的關係才有所緩和。
現在想起來這些,龍潛月心裏覺得挺遺憾的。
因為,她爸爸臨終前,最放不下的就是她。
龍潛月手裏有她爸爸交給她的一張卡和一串鑰匙。
卡裏,是她爸爸給她攢的嫁妝錢。
除此之外,她爸還在她工作的城市給置辦了一處房產,距離秋姑姑家不遠。
龍潛月的爸爸說,供她上學,是為了她能像秋姑姑一樣,開闊眼界,見見世麵。
他本不求龍潛月能有多大的成就,隻願她能找個疼她愛她的人,知冷知熱的過一輩子;如果遇不到那個人,那就找份喜歡的工作,有家裏給買的房子,嫁妝變存款,身邊又有秋姑姑,一個人瀟灑一生,也不錯。
說實話,龍潛月很感謝爸爸的長遠打算。
要知道,九幾年,能在京城置下一處房產,還是相當有先見之明的。雖然,這得益於三爺爺和秋姑姑給爸爸做的思想工作。
三爺爺和秋姑姑絕對也是龍潛月人生中的貴人。
不過,至於她家門外的樹為什麼被砍掉,她又為什麼搬去跟奶奶住,龍潛月一點也記不起來了。
以龍潛月父母對她的愛護程度,應該不會舍得讓她去跟奶奶住。
好在,距離他們家翻蓋新房,還有三年的時間。
她的記憶也在慢慢複蘇,隻要發生過的事情,都有跡可循,她要慢慢地找到事情的真相。
一陣汽車鳴笛聲混著摩托聲,打斷了龍潛月的思緒。
不多時,院子裏熱鬧了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