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二,年味依然很濃。
雖已立了春,冬天的冷勁卻沒少分毫。春天的氣息被凍在了冰裏雪裏。
空氣裏彌漫著鞭炮燃放過的味道。
鄰裏街坊見麵時,會相互道一句“過年好”,這仿佛已經成為了新年期間,特有的打招呼的方式。
門外傳來孩子的嬉笑聲。
“龍丫頭,我看門外有不少孩子,還有你們班同學,出去跟她們跑跑,別老悶在家裏”,龍潛月的媽媽掀開窗簾,朝街上看去。
龍潛月想了想,決定出去溜一圈。
“愛惜著點新衣服,離那些放炮仗的小小子們遠點,省得新衣服上留洞”,龍潛月的媽媽叮囑道。
龍潛月走出大門時,回頭看著門上張貼的春聯,那是他們姬家五服以內的那個爺爺寫的。
老爺子年輕時受過先進的教育,字子川。
家族裏的長輩都稱呼他的字,晚輩們叫他川叔或是川爺爺。
川爺爺不僅知識淵博,還寫的一手漂亮的毛筆字。
他們本家的春聯,每年都由他來寫。
大門、堂屋、偏屋、廚屋、水井,甚至豬圈羊圈以及廁所,每個地方都有特有的新桃,而且家家年年都不重樣。
從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有一項作業就是抄春聯。這項寒假作業,好像隻能過了年才能開始。
不過,龍潛月都會把川爺爺的春聯大全借來用,這樣就不用挨家挨戶地蹲在門口抄春聯,也可以在年前把所有的作業都處理完。
家族裏孩子眾多,老爺子曾打算教他們寫毛筆字。
在他們老一輩的觀念裏,寫字跟做人是一個道理,“大筆寫大字,大人做大事”。
奈何,太小的孩子,沒有定性,大一些的孩子,心思也不在這上邊。
因為龍潛月每年都去川爺爺那裏借春聯大全,所以,也就她在川爺爺跟前學毛筆字的時間最長。
後來,龍潛月升入初中,也就不再繼續學了。
龍潛月上大二那年,聽家裏人說,川爺爺離世了。
其實,在龍潛月上高三那年,他們家族就已經開始從集市上聯了。
川爺爺上了歲數,人也比較健忘。有一年夏天,他在大門口乘涼時,突然發現,自家大門上貼著的春聯平仄不對,從那以後,他再也不曾動筆寫過春聯。
龍潛月身上穿著秋姑姑從北京買的大棉襖和紅色皮鞋,在一眾孩子裏很是紮眼。
“阿月,你這衣服真好看!”,鄰居家的二妞羨慕地看著龍潛月的大棉襖,又伸手摸了摸,直接在大棉襖上留了個淡淡的手印。
龍潛月看著棉襖上的手印子,嘴角抽了抽,還好,不是擦過鼻涕的手。
“那有什麼的,我爸爸也給我買了呢”,另一個女孩說到。
“給你買了,你怎麼不穿?淨在這裏吹牛,肯定沒買”。
“買了,就是買了,我媽不讓我穿,說是串門的時候再穿。”
“你怎麼也不穿新衣服呀?”
“我媽媽隻給我大姐買了,我大姐把她去年的襖給我二姐了,我二姐的襖給了我。這樣,我們就都有新衣服穿了。”
聽到這裏,龍潛月在心裏歎了口氣。
確實,那個時候,家家基本上都是多個孩子。
每逢過年,家長都要給孩子添置新衣和新鞋。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條件給每個孩子置辦新衣服。
所以,兄弟姐妹之間,小一些孩子穿姐姐或是哥哥剩下的。
這些都是常態。
甚至,有的家長故意把孩子的衣服和鞋子買大一兩碼,這樣就可以多穿一兩年了。
龍潛月看著眼前的女孩們,她們都是龍潛月的同班同學,不過,比她大一些。
不過,龍潛月雖然外表是個剛滿五歲的孩子,其實內心已是個成人。
所以,她基本上都是站在旁邊看現場版的童年回憶。
不過,她的這群童年玩伴現在雖然處於幼稚階段,卻也能夠解悶。
這也是為什麼龍潛月選擇跟她們一起玩的原因。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