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第94章 第九十四章(1 / 2)

陳三郎見柴管事的反應, 哪還有不明白的,背後嚇出一片冷汗,麵上卻一片淡定, 對著柴管事歎氣, “哎,多好的買賣, 真是可惜了。不過聽說縣令老爺是個體恤民情的父母官,咱們獻了法子, 大人定不會讓我們吃虧的。”

“要不柴大哥回去跟典吏商量一下, 我也去找我那小舅子討一討主意,我那小舅子得縣令看重,說不定能幫襯我們一下。”

柴管事了然一笑, 道:“是這個理, 這樣, 今天我先回去跟我叔叔商討一二, 具體的, 等明日三郎到了縣裏,我們坐下來再細細說一說可好?早就聽聞曾舉人學識過人, 要是舉人不嫌棄前來指教, 歡迎至極。”

柴家就是顧慮曾小舅才一直沒妄動,陳三郎要是能把人請來幫忙,他們自是歡迎。

“那我得先去問問我那小舅子了。”陳三郎嘴上這麼說,內心卻是打定主意明兒要喊自己小舅子去撐腰了。

回到家陳三郎止不住的跟曾小蓮唏噓,“太險了,往日裏隻見柴管事跟我稱兄道弟,哪知人家心裏盤算多著呢,要不是顧慮曾家, 陳家哪裏守得住這個法子。”

“你以為柴家的名聲是吹出來的?”曾小蓮借機勸導陳三郎,“往日我跟你說要多留幾個心眼,你隻說大家兄弟感情好,現在知道厲害了吧?”

“因著這一遭,咱們想到了主動獻計,避免了跟柴家衝突,也算因禍得福了。”陳三郎開始在心裏盤算,去到縣令麵前要怎麼陳詞,才能不讓柴家搶了功勞。

第二天一大早,陳三郎曾小蓮就去鎮上找曾小舅幫忙撐腰了。

“小弟,你可得幫幫你姐夫。”曾小蓮覺得這種事情自己來說比較好,趕在陳三郎之前開口把事情講了一遍,末了哀求到。

曾小舅聽了,一把攬過事情。往日陳三郎對曾家諸多照顧,這次遇上這種事,自己肯定不能看著他吃虧。

兩人商量了一些可能出現的問題,便去縣裏赴約了。因著昨天沒約定地點,柴管事便一大早就在城門口等著,接到兩人,直奔縣裏最大的茶樓去,柴典吏已經在那等著了

“讓柴典吏就等了,見諒。”進了包間曾小舅笑嗬嗬的跟柴典吏打起招呼來,舉人身份的他對上柴典吏才不至於一開始就落下風。

“哪裏哪裏,我也是才到。”果然,見到打頭的是曾小舅,柴典吏起身相迎,臉色也更加溫和。

兩人寒暄一會,正式進入正題。

“哎,蘇大人一心為民,想要把咱這發展起來,卻苦於沒有好的法子,我這當屬下的,也跟著急。好在三郎深明大義,願意貢獻你們家的獨門法子,我相信,這口蘑的種植如果能推廣開來,咱們縣一定能一改過去的窮苦,發展起來。”柴典吏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看的陳三郎在心裏瘋狂吐槽——嗬,你當然急,戴罪立功嘛!

“柴典吏可真是折煞我了,我們陳家雖然隻是普通農戶,可是也正因此,更知生活艱難,現在等來了一個一心為民的父母官,我們高興啊!多的我們也沒辦法,但是獻上法子助縣令一臂之力,我們求之不得。”場麵話說不會說?陳三郎心想,以前我就是靠嘴皮子混飯吃的好不好?

這一番話聽得柴典吏對陳三郎刮目相看——確認過眼神,都是會耍嘴皮子的人。

既然如此,柴典吏也不廢話了,直接說明自己的計劃,“我帶著你去見縣令,把這法子獻上。”

至於見了縣令自己準備說什麼,柴典吏就不透露了。

“那可辛苦柴典吏了,”陳三郎笑嘻嘻道,“到時候我再好好講一講這蘑菇能帶來的收益,想來大人定會高興的。”

“柴典吏可得幫著說說我們的不易,以及為了造福鄉裏要做出的犧牲。”

要柴典吏原本想的,肯定是多講述自家放棄搖錢樹的偉大以及勸陳家答應獻法子的辛苦,但是看了看旁邊坐著的曾小舅,他和氣笑起來。

“自然,你們陳家的功勞,誰能忽視?”

兩家都有想法,一商量妥當也不準備多耽誤了,商定明日就去找縣令。

……

第二天陳三郎帶著陳大郎先去鎮上找曾小舅,三人一起到縣裏,進了城,曾小舅就跟兩人分開了。

“我就不跟你們去了,畢竟是你們兩家的事

,經過昨天,想來柴典吏不會亂來的。”

柴典吏沒有亂來,老老實實的帶著陳三郎陳大郎到縣令麵前,把來意說明。

“大人啊,前段時間我是讓豬油蒙了心啊!”柴典吏說完來意,就開始表忠心,“後來我就一直想要彌補,正好我那侄子和陳家合作賣蘑菇,這陳家也是有心的,知道縣令憂心縣裏發展,願意獻出種蘑菇的法子,助大人一臂之力,我這連忙帶著他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