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這一上午眼睛就沒離開過大門口, 一直等著姐姐姐夫呢。”曾舅母笑著說到。
“爹、娘讓你們久等了,主要是帶著青杏跟小石頭,牛車駕的慢了些。”陳三郎開口解釋, 完了又對著曾母笑道:“家裏可不就等著娘去幫忙,下午可要辛苦娘了。”
“不辛苦, 不辛苦。”曾母笑得合不攏嘴, 多少年了, 兒子女兒又都一齊聚到自己身邊了,苦什麼苦。
“誒, 小寧呢?”曾小蓮知道弟弟已經開始到縣學講課了,這會肯定不在的, 可是連侄子都沒見到, 就有些納悶了。
“早上起晚了,被你爹罰背書, 在書房呢。”曾母不滿的看了曾父一眼, 孫子還那麼小,貪睡不是正常的嘛,何至於姑姑姑父上門都還要關在書房背書。
“讀書就要有讀書的樣子,哪能由著性子來?”曾父氣定神閑。
“青杏小石頭來了,就讓小寧出來陪著一起玩吧,背書也不差這一時半會的。”說著曾母就準備讓丫頭去喊人。
“不用不用, 讀書要緊。”曾小蓮連忙拒絕,“以後來往方便了, 什麼時候玩不成,既然小寧在讀書,就別打擾了。”
“表哥在背書,我可以去聽嗎?”小石頭不想跟表哥玩, 他更想去跟表哥一起背書!
青杏見弟弟眼睛都亮了,回想一下表弟那愛鬧騰不愛讀書的性子,她在心裏悶笑起來——你表哥要知道你是準備到“苦海”裏陪他而不是救他出來,他一定會想打你的。
“好孩子。”曾父見狀很是安慰,他老人家最愛好學的孩子了,遂大手一揮,“去吧,也叫你表哥學學你這勁頭。”
青杏怕弟弟挨揍,也站起來表示進去照顧兩個弟弟,曾父瞄了了她一眼,覺得幾年過去了外孫女也大了,想來不會再發生當初“墨洗書房”的慘劇了,也就點了頭。
“青杏打小也是個愛讀書的,以後我看找個讀書人才合適。”曾舅母朝著曾小蓮笑道。
“這話在理,”曾母眼睛一亮,這會沒孩子在,不用顧慮什麼,興致勃勃的說起來,“
最近來經常有帶晚輩來拜訪找你弟弟指點的人家,到時候好好挑一挑,再錯不了。”
“這哪跟哪啊,”曾小蓮沒想到話題轉這上麵了,搖頭到,“青杏還是個孩子呢,不急。”
“家裏就兩個孩子,青杏還是晚點再出嫁吧,在家多享福。”陳三郎如此說到。
“你們懂什麼,”曾母恨鐵不成鋼的看著女兒,“青杏今年都十歲了,早什麼早,咱們觀察不要時間?後麵不考察?等定下來,那不得幾年了?再說,那些好後生搶手著呢,不早點看起來,後麵有你後悔的。”
曾小蓮跟陳三郎對視一眼,有道理啊!以前隻覺得女兒還小,可是小歸小,不耽誤他們相看嘛。
“那就麻煩娘了,我們這人生地不熟的,想操心也沒辦法。”陳三郎和曾小蓮異口同聲到,再說,自家接觸的人家,哪比得上曾家接觸的人家。
“不麻煩不麻煩。”曾母笑嗬嗬,現在她最不差的就是時間了。
“青杏還小,慢慢來也不急。現在主要是小石頭,既然你們已經搬到縣裏來了,明天開始小石頭就來家裏開始進學吧。”曾父插話到。
“誒,好!”陳三郎響亮的應到,心下感動不已,多好的嶽家啊,掏心掏肺的操心自己兒女的事。
“小石頭的名字取好了嗎?”曾父突然想到這個問題,“這要正式進學了,得正式取名了吧。”
“還沒呢,”說到這,陳三郎躊躇起來,“小石頭取了這麼個小名,這幾年很少生病,一年比一年結實,要不先就這樣叫著?”
“對啊,爹,反正是跟著你讀書,又不是送去私塾。就先別急著取名字了,再多叫兩年小名,”曾小蓮支持丈夫,“以前我不信這些,可是看青杏,還有小石頭,取了這樣的名,一年結實過一年”
曾小蓮說到這,大家也想起了她曾經夭折的三個孩子,屋子裏的氛圍一下子低沉起來。
“也行,反正石頭還小,頭兩年也是在家裏跟著我讀書,不出去,就再叫兩年小名。但是過兩年大了,要開始出去交朋友,就必須得取正
式的大名了。”曾父心底裏不認可,可是見女兒女婿這麼在乎,隻得作罷。
下午曾母曾舅母帶著家裏的兩個丫頭一個小廝去陳家幫忙收拾,一切都收拾妥當了,臨走前還準備留一個丫頭給曾小蓮使喚。
“要不先把香草留你這,免得你忙不過來,等明天去找了牙婆買了人再讓她回去。”曾母生怕女兒不適應,處處為曾小蓮考慮。
“沒錯,家裏有白芷也夠了。”曾舅母也搭話,反正就最多一兩天,家裏有一個丫頭一個婆子也忙得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