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是帶著孩子們回村裏吧, ”到了下午,曾母曾秀才緩過神來,開口喊曾小蓮趕緊帶著孩子陳家村, “馬上過年了,你們這沒個蹤影, 村裏人不知道要怎麼說你們。”
“這麼大的事, 我婆婆知道了也能理解的。”曾小蓮哪裏放心就這麼離開, “再說都已經分家了,就算我們留在縣裏過年也合理著, 哪輪得到他們說閑話。”
“不過是得想個法子托人把小禾小苗捎回去,”曾小蓮皺眉, 自家不回去沒啥, 兩個侄子可不能不回去,但才聽說了這麼恐怖的事, 家哪放心讓兩個侄子沒個下人陪同就回去。
曾母看女兒態度堅定, 歎口氣不再說話,想到老年喪子的親家,又開始掉眼淚,“哎,你說好好的,咋就遇上這麼大的事, 也不知道具體咋樣了。”
出事的消息是李家拖一個行商捎來的,說的不是很清楚, 曾母隻大概知道是李家舅爺夫婦出事了。
“哎。”曾秀才跟著歎息,心裏也是萬分同情親家,作為同樣單傳的人家,曾秀才都不敢想, 要是自家遇到這種事,要怎麼辦。
曾小蓮同樣想到了這一點,不禁唏噓,“要不都說多子多福呢,子孫多家族才能興旺。咱家和李家,人都太少了,遇到點事可真是受不住。”
想當年,曾母對於女兒嫁到陳家還很是擔憂過一段時間——自家人少清淨,就怕女兒受不了過一大家子的生活。按她的意思,本來是想給女兒也找個人口簡單的人家。
現在看來,還是得陳家這樣兄弟多的才好啊——不過可惜的是,哪怕嫁到了人丁興旺的陳家,曾小蓮也隻養住了一兒一女。
再聯想到自家也隻得了兩個孫子,曾母更添憂愁——這怕是命中注定。
這邊曾小蓮在正屋陪老兩口說話,那頭陳禾陳苗有些坐不住了。
驚聞曾家的姻親遭遇了如此慘烈的事,倆人很是同情。但是說實話,關係繞的有點太遠,同情完,再多的感覺就沒了。
現在最讓他倆憂愁的是回家事宜
。第一次離家這麼久,倆人早就盼著回家過年了:一來確實有點想念家裏;二來,當然是想回去炫耀一下——陳三郎對兩個侄子很是大方,包了不小的紅包,倆人可謂大買特買。
現在這種情況,倆人覺得自己也幫不上忙,但是開口說想走,也感覺不是很合適——反正就很惆悵。
青杏看出兩個堂哥的為難,主動開口到,“剛剛又忙又亂的,爹娘也沒來得及安排,我這就去問問我娘,接下來怎麼弄。”
“青杏謝謝你了!”倆人聽青杏這麼善解人意,立馬感激到,“其實就我們倆回去也行,路都是走熟的,不怕啥。”
話是這麼說,曾小蓮當然不可能讓他們倆自己回去,最後是聯係了縣裏的車馬行,花了大價錢,雇了輛馬車並兩個車夫,帶著陳苗陳禾以及一大車的年貨往陳家村去了。
憂心著曾小舅一行人,曾家這個年過得可謂是十分慘淡。
過了七八天,才有消息送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