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1 / 2)

陳三郎見曾小蓮一臉疲倦, 歎口氣不再說話,心裏想的卻是——那咋能不管呢?實在不行就自己勞累一點,先斬後奏了。

說起來, 陳三郎就不是什麼循規蹈矩的人,看看他過去的人生軌跡——不願意聽陳老頭的話在家老實種地, 十來歲起就在鎮上縣裏到處跑、結交朋友, 到處混著掙點錢顧開銷。

後來陳三郎又堅持娶了曾小蓮, 那時候大家麵上不說,背地裏沒少議論, 都覺得他已經夠吊兒郎當了,還不娶個能下力的婆娘, 娶個嬌滴滴的秀才閨女, 以後日子不定過成什麼樣。

陳三郎啥都知道,但是懶得跟人爭論, 隻更加用心的鑽營, 賺更多的錢回家。果然,錢拿回去的多了,大家的嘴也就閉上了。

打那時候起,陳三郎就明白一個道理,沒有什麼規矩是一定要遵守的,人的活法也不是隻有大眾都讚同的一種, 一切道理,都敵不過錢有說服力。

再後來, ,靠著鑽營攢下的人脈去碼頭當了管事、支持青杏種蘑菇、做麥芽糖自家跟村裏人家的差別越來越大,到現在搬到縣裏了,更是走上了跟村人們完全不一樣的人生。這樣的人生經曆與感悟, 讓陳三郎對於青杏的想法天然就持看好的態度。

不折騰的人生,一望到底,有啥過頭?陳三郎還沒跟家裏說,其實他也在籌劃著折騰新玩意呢!

這次被唐、麥兩家搶了生意,不光是青杏起了鬥勁,陳三郎也一樣。不過不同於青杏準備從名氣出發開辟新生意,陳三郎是準備立足家裏的塘坊,做大做強——還有什麼比自家塘坊生意越來越好更令那兩家生氣的呢?

這段時間,陳三郎那是忙的回家吃午飯的時間都沒有。

跟在臨縣被人勾搭不同,這次陳三郎開始主動出擊了——開玩笑,這麼久的碼頭管事不是白當的好吧,陳三郎對附近幾個縣的行商情況了如指掌,誰家適合合作、誰家能幫忙聯係合作

而且,陳三郎也不準

備一個縣一個縣的跑,那多費時間?他選擇去碼頭找人。

這段時間天氣逐漸開始暖和了,各地河道慢慢解封,碼頭又熱鬧起來,去碼頭蹲著還怕找不到合作對象?

同時,陳三郎還舉一反三,不光把目光放在過去自己認識的行商身上,還打量起了新的對象,想著多發展一些顧客。

這樣一來,陳鵬的作用更加重要了。

“三叔,這咋能行?”沒想到的是,陳鵬卻不答應。開玩笑,自己這管事位置都沒坐熱呢,搞這些歪門邪道,出事了咋辦?他還想要長長久久幹下去呢。

“咋不行了,又不是讓你把別人的船趕出去給他們騰位置,就是讓你有機會的時候行個方便。再說,人家都不一定要你行方便,說不定就盼著你們不要卡他們,就滿足了,這你都做不到?”陳三郎語重心長的教導侄子。

“不行!”哪知道陳鵬聽了,反應更激烈了,“這不成明目張膽要好處了?就算他們不跟三叔你做生意,我也不會卡他們啊。”

這不跟以前那些惡吏一樣了嗎,吃拿卡要的,是正經人會做的嗎?

陳鵬以前最厭惡那些惡吏了,多虧了現任縣令的到來,整頓了衙門,吏風肅然一清,大家才免受盤削。讓陳鵬沒想到的是,自家三叔居然變成了這樣,可見商人奸詐的同時有多會同化人。

“三叔,不是我這個當侄子的要要犯上教育你,這事你做的不對!”這下換成陳鵬語重心長了。

“你想想以前繳稅時來村裏收糧的那些官爺,各個不給點好處就給大家的糧食判次等,當時大家多咬牙切齒?現在難不成我們也要變成那樣的人?”

“嘿,你啥意思啊?”陳三郎給自己辯解,他可沒這個意思,“我又沒讓你去卡他們!”

“可是有了利益往來,就算一開始不會這樣,到後麵誰能保證不變樣?”陳鵬態度堅決,“這個口子不能開!”

“三叔你做生意就好好做,把糖做好了,自然有生意。搞這些,擔心讓縣令知道

了,治你的罪。”陳鵬看了看陳三郎,語氣頗有點恨鐵不成鋼,“咱家可是縣令賜了匾額的,塘坊牌匾也是縣令寫的吧,三叔你可別為了掙錢就亂來。到時候要是讓人告到縣令那裏去了,咱們全部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陳三郎一開始還不以為意,聽到陳鵬提到縣令,愣了一下,臉色開始凝重,就好像有點道理?

見陳三郎開始反思,陳鵬鬆了一口氣,還好三叔還沒徹底昏頭,不然自己還真的難做了。

陳鵬打內心裏是萬分感謝陳三郎的,畢竟自己這個位置還是陳三郎給弄來的。他不想打破原則底線,但也不願跟陳三郎鬧僵、背上忘恩負義的名聲,要是陳三郎能想透自己放棄,那就皆大歡喜了。